德國:檢討歷史,面向未來,向勞工提供賠償
2005年1月25日從基金會的名稱就可以看出其任務之所在:回憶二戰期間強行把佔領區的人民和戰俘充當勞工的歷史,通過賠償承擔責任,檢討過去面向未來。基金會的資金一半由德國聯邦政府提供,另一半由戰時使用勞工的德國企業承擔。現在存活的勞工還有170萬人,自2001年夏季以來,他們每人最多可以獲得7600歐元的賠償。到今年中旬,發放賠償金的工作將正式結束。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從佔領地區總共強行徵集了1200萬外國勞工到德國企業中做工。1939年,二戰爆發時,由於大批男子應徵入伍,德國企業就已缺乏120萬工人,特別當1941年東方戰線的軍事形勢惡化時,軍火工業生產日夜不停,以保證前線的軍需供應,這時德國企業勞動力不足的情況更為明顯。1944年8月,所謂的大德意志帝國土地上有800萬外國平民和戰俘充當勞工,同時還有五十萬集中營囚徒在工廠做苦工。當時,德國企業中有30%的工人是來自外國的勞工。
許多今天赫赫有名的德國大公司,如西門子、寶馬、戴姆勒-賓士、巴斯夫的前身法本顏料公司等,當時都使用了勞工。在德國工廠中,這些勞工是千真萬確的苦工,他們每天工作12、14、甚至16個小時,其中從集中營和戰俘營運來的勞工沒有薪水,波蘭和蘇聯的平民勞工只有很低的薪水,從西方佔領區征來的勞工獲得的薪水只等於德國輔助工的薪水。許多勞工有時一天得不到一塊麵包充飢。德國的企業依靠這些勞工有了大發展,1945年戰爭結束時,德國工業的資產比1939年戰爭開始時增長了17倍。
戰後,使用過勞工的德國企業中,只有少數幾個表示願意對勞工身體健康受損和欠發的薪水給予補償。大多數企業都成功地拒絕了勞工提出的賠償要求,其理由是,當時納粹德國政府強迫這些企業使用勞工,所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為納粹國家的繼承者才是索賠對象。儘管1986年歐洲議會做出決定,要求德國工業界給予戰時勞工賠償,但決定歸決定,賠償的事卻一直拖了下來。
隨著檔案館的開放,戰時勞工的苦難進一步暴露出來,公眾社會對使用勞工的歷史有了更深的瞭解。特別在九十年代中期,瑞士銀行與美國猶太人組織就猶太人在瑞士銀行遺產問題達成協議起到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德古薩、安聯、德意志銀行和德勒斯登銀行等企業開始向戰時勞工發放補償。大眾汽車公司和西門子公司也決定建立基金會,給予倖存的勞工以經濟補償。
問題的全面解決還是美國猶太人作為集體起訴德國使用勞工的各大企業之後。社會民主黨和綠黨聯合執政的德國聯邦政府決定,無論受害者的起訴對像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還是各企業,德國將全面對戰時勞工實行賠償。當時總理府秘書長洪巴赫領導一個專門小組與有關企業協調,制定了實施賠償的具體方案。經過艱難的談判,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國經濟界為一方、東歐中歐和美國受害者組織為另一方終於在1999年底找到了最終解決方法。一年後成立了「回憶、責任與未來」基金會,該基金會的五十億歐元由德國聯邦政府和德國經濟界各出一半。當然,與德國政府自1945年以來作為國家向倖存的受害者支付的五百億歐元的賠償,基金會的五十億歐元賠償金額只是一個象徵性數額。現在,尚存的受害者已進入耄耋之年,尤其波蘭、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等國的倖存者生活十分困難,這一筆賠償金猶如久旱逢甘露,足以幫助他們度過晚年。到今年中旬,這項向近二百萬戰時勞工發放賠償金的工作將宣告結束。 (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