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欲開放納粹大屠殺檔案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6年4月20日

德國政府曾多年反對、現終於同意開放設於德國巴特阿羅爾森的納粹大屠殺檔案,供學者進行研究。該檔案收藏的資料涉及1750多萬猶太人和強制勞工的命運。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在紅十會所屬的這個檔案館,有不少這樣的「勞動手冊」,記載了當年納粹的醜惡圖片來源: AP

聯邦德國司法女部長居普裡斯(社民黨)本周二(4月18日)在華盛頓表示,聯邦德國政府放棄了其在隱私保護方面的顧慮,同意開放檔案,以供學術研究,並與美國的大屠殺博物館密切合作。德國這批檔案由設於巴特阿羅爾森的紅十字會國際尋人服務局負責管理,該機構的法律依據是一份1955年由11個國家簽訂的所謂《波昂協議》,11個簽約國均有權監督這批檔案。

居普裡斯宣佈,她現在將致力於該協議的修訂工作,並爭取在6個月內完成。她表示,11個簽約國在隱私保護方面的立法規定現在都已允許出於學術研究的目的使用檔案資料。迄今為止,只有受害者的親屬才允許查閱大屠殺檔案的相關資料,歷史學家均被拒之門外。

敏感的個人資料

華盛頓的大屠殺博物館女館長布盧姆菲爾德稱德國政府的這一決定具有重大的「道德意義和歷史意義」。德國這批大屠殺檔案收藏了1750多萬集中營囚禁者、強制勞工以及其他受納粹迫害者的5000多萬張檔案卡,其包含受害者個人訊息的文件佔據了27000多米長的檔案架,是世界上最大的有關納粹大屠殺的資料收藏。聯邦德國政府多年反對向學術界開放檔案,因為它也包含非常隱私敏感的個人訊息如是否有前科、是否同性戀等等。

但在歷史學家得以分析查閱檔案之前,11個簽約國還必須先對《波昂協議》進行修訂。居普裡斯表示,在5月17日將於盧森堡舉行的下一次簽約國會議上,聯邦德國政府將努力促成修約決議。她說,假如各國在政治上取得了一致,那麼在完成形式上的協議修訂、並由各國議會通過之前,即應著手對檔案資料如此進行整理,以使其能夠很快地供歷史學家使用。

義大利也有顧慮

據華盛頓大屠殺博物館的首席歷史學家夏皮羅告知,這批檔案資料大約已有一半經過了數字化處理。布盧姆菲爾德預計,這批檔案將會獲得「巨大的歷史意義」,將是現代和今後幾代學者的無價之寶。

二次大戰後,聯軍把這批檔案存放在德國黑森州的小城巴特阿羅爾森,迄今主要用於尋人服務,尋找納粹統治下的受害者和失蹤者。管理工作由紅十字會的國際委員會負責,經費來自聯邦德國政府。雖然早在8年前,簽約國就已在原則上同意開放檔案,但實際並未落實,因為除德國以外,主要還有義大利在隱私保護方面存有顧慮。

影響關係

開放檔案的計劃受到美國猶太人組織的歡迎。美國的猶太人賠償組織——猶太人對德索賠會議的副主席泰勒表示,不久後對這些資料的研究還可有助於採訪現在還活著的納粹統治倖存者,以其個人見證來補充檔案資料。

有關是否開放大屠殺檔案的爭議近乎影響到德美關係。美國歷史學家很久以來就希望能夠使用檔案資料,幾周前,夏皮羅在德國黑森州電台的一次採訪中曾警告道,美國不會容忍「更多的大屠殺倖存者在擔心自己的命運被遺忘、自己的名字被埋沒的情況下離開人世」。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