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狂歡節的特別之處

2014年3月3日

一年一度的德國狂歡節是否有望成為新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仍不得而知。申請表去年年底已經提交。而這一德國「第五季」到底有哪些特別之處?

Rottweiler Narrensprung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每年女性狂歡日的到來即宣告街頭狂歡的正式開始:穿著奇裝異服的男女老少紛紛湧上街頭,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闖入懷中不足為奇,風雨也阻擋不住人們隨樂搖擺、歡呼和接吻的熱情。萊茵河岸的諸多城市、黑森林和瑞士的部分地區均沉浸在"第五季"--狂歡節的熱鬧氣氛中。不愛湊狂歡節熱鬧的人為圖清靜,往往只能離開這些城市。

地方和全國的文化遺產

有人認為狂歡節的意義也應得到官方的認可。德國聯邦狂歡節協會(BDK)去年年底在聯邦文化部會議上提交申請,希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德國狂歡節宣佈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3年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建築物、藝術品和特定地區的同時也開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其的定義是"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

德國聯邦狂歡節協會副主席彼得‧克拉維茨(Peter Krawietz)圖片來源: privat

提出這種申請乍聽上去勇氣可嘉。因為德國的狂歡節慶祝方式多種多樣。德國聯邦狂歡節協會副主席彼得‧克拉維茨(Peter Krawietz)參與了提交申請的工作,他不認為這是個問題:"我們將狂歡節視為德國全國性的節日,我們在申請書中這樣寫道:慶祝形式則因地區不同而各有差異。"

形形色色的慶祝方式

德國各地對狂歡節的叫法不同,慶祝傳統也有差別。施瓦本地區(Schwaben)阿雷曼族的狂歡節期間,年輕男女會頭戴精緻的木製面具、身著色彩繽紛的服飾行走在村莊間。他們把自己裝扮成當地傳說和神話中怪獸、精靈和巫婆的形象。

美因茨狂歡節圖片來源: dpa

施瓦本地區阿雷曼族的狂歡節追溯到中世紀盛期,而萊茵河延岸城市杜塞兒多夫、科隆、亞琛和美因茨舉行的狂歡節於19世紀才發展到如今這種形式。拿政治人物"開涮"是節日的重點之一。在"玫瑰星期一"當天,杜塞兒多夫和美因茨的遊行車隊會以超大型漫畫政治人物花車"點評"過去一年的要聞。

商業化代替政治"爆破力"

萊茵河狂歡節最初意在表現天主教萊茵地區和普魯士新教統治者之間文化戰爭。大型狂歡節協會在遊行隊伍中模仿普魯士人的軍中口令和踏步方式。這種反抗精神一直被傳承了下去。克拉維茨指出,納粹統治時期,科隆和美茵茨地區許多勇敢的狂歡節參與者站出來冒著生命危險諷刺當局。

如今,萊茵河狂歡節的政治"爆破力"已大大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商業化日益普及。文化學家、狂歡節專家何施菲爾德(Gunther Hirschfelder)甚至認為狂歡節已逐漸被當作一種大型活動來慶祝,這種趨勢令其獨特性黯然消逝。狂歡節與基督教齋期的關係也不復存在。科隆狂歡節的歌曲現在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各種其他民眾節日上。

化學家、狂歡節專家何施菲爾德(Gunther Hirschfelder)圖片來源: privat

與時俱進的節日

何施菲爾德說:"為狂歡節申遺就文化政治而言十分有說服力且完全必要。"有人認為,申遺有助於保護狂歡節的文化內涵。何施菲爾德對此舉的保護作用卻持懷疑態度。狂歡節總體來說雖然值得保護,但是人們必須考慮清楚到底想保存狂歡節的哪些部分。他擔心:"保存意味著停滯不前。"這一點尤其適用於狂歡節這種與時俱進的文化形式。雖然各方盡力維護傳統,面具和花車製作者的手藝、狂歡節作曲者和許多地方狂歡節團體的舞蹈仍然受到當下文化衝擊而在不斷順應潮流的作出改變和調整。

作者:Philipp Jedicke 編譯:安靜

責編:任琛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