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也將步履艱難
2012年8月15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消費者的購買欲和產品的強勢出口推動了德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但是在第二季度,德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據聯邦統計局周二(8月14日)公佈的消息,今年四月至六月,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第一季度增加0.3%,而今年年初增長幅度為0.5%。
德國經濟將萎縮
因此,德國仍然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到目前為止,德國經濟幾乎沒有受到歐元危機的影響。但是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爾格‧克雷默(Jörg Krämer)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德國也將難以擺脫危機風暴的衝擊。克雷默說:"我相信,這將是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最後一個穩步增長的數字。現在,主要指標已經下降,新訂單減少,最近12個月來,德國工業指數大幅度下跌。我們估計,與第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德國經濟將出現萎縮。"
德國宏觀經濟與經濟狀況研究所所長古斯塔夫‧霍恩(Gustav Horn)認為,德國正面臨著艱難的時刻。處境將變得艱難。他說:"我們現在不能排除德國正在走上衰退的道路 - 即使不明顯、也不是馬上就開始。"
債務危機仍未解決
歐洲的經濟形勢總的來說相當暗淡。由於發生危機,歐盟的經濟倒退。第二季度歐盟和歐元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一季度萎縮0.2%。雖然鄰國奧地利和荷蘭的經濟獲得增長,但增幅不大。法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停滯不前,南歐國家西班牙和義大利則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
克雷默說,經濟癱瘓的原因是債務危機仍然沒有得到解決。而歐洲央行印刷廉價鈔票也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只有在那些真正完成作業的國家,解決危機的手段才能奏效。但是這些國家並不按照要求去做,也許只有愛爾蘭是個例外,愛爾蘭是一個在很大程度上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國家,而且這個國家的情況看起來比其他危機國家相對要好。"
如期所料,德國的對外貿易促進了第二季度德國經濟的增長。根據初步數據顯示,德國的出口大於進口。雖然與債台高築的歐元區國家的貿易額下跌,但是德國公司可以通過歐洲以外的營業額獲得補償。
擴大內需平衡順差過大後果
根據總部位於慕尼黑的德國經濟研究所Ifo的統計,德國的貿易順差今年將上升到2100億美元,約合1700億歐元。這個數字超過中國和日本以及石油輸出國的同類數字,而這些國家也都是外貿出超國。經濟學家認為過大的貿易盈餘是導致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古斯塔夫‧霍恩說:"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繁榮建立在其他國家的債務基礎上。在歐元危機的背景下,現在我們正在品嘗著它的後果。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繁榮,對長期的經濟增長是個威脅。目前我們迫切需要保障我們的內需足夠強大,以此來平衡出口順差過大的後果。"
也就是說,德國人需要進一步提高其購買力,增加對南歐國家產品的需求。對此已經創造了良好條件:例如,薪水都在上漲,通貨膨脹率低,就業市場勢頭良好。儘管就業市場的興旺勢頭有所減退,但德國的失業人口在歐元區國家始終最低。目前德國失業率為5,4%,與盧森堡並列第三位。根據最新的數據,只有荷蘭和奧地利的失業率低於德國。
作者:Monika Lohmüller 編譯:李京慧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