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梅爾茨會晤李強 計劃明年初訪問中國
2025年11月24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又譯默茨)宣佈將於明年年初訪問中國。默茨周日(11月23日)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結束後,與中國總理李強會晤。他對記者表示,「這次會談也是對我明年訪華的一次準備。」他說,訪華日期已定為明年年初。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發布內容,李強在與梅爾茨會晤時稱,中國願與德國加強戰略溝通,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此外,李強也說,「希望德方秉持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排除干擾壓力,聚焦共同利益......以開放姿態開展創新合作,打造新能源、智慧型製造、生物醫藥、氫能技述、智慧型駕駛等新興領域合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沒有出席本次G20峰會,總理李強是中國的最高代表。據路透社報導,梅爾茨默茨對同李強的會談寄予很大希望。他說,中國是德國重要的貿易夥伴,也是全球重要大國,但他同時批評道,「中國可以對俄羅斯施加影響,我們都認為,中國施加的影響應該更大一些。」
德國副總理兼財長克林拜爾(Lars Klinbeil)在結束為期兩天半的中國之行後,也前往南非出席了G20峰會。他是德國新政府5月成立以來首位訪華的聯邦部長。在此之前,瓦德富爾外長的訪華計劃被取消。
克林貝爾在南非表示,中國正在尋求合作。這位同時兼任社民黨黨主席的政治家強調,「我得到非常明確的訊號,中國希望擴大與德國的經濟關係,並且致力於公平貿易和公平夥伴關係。」他還補充說,他同北京方面談及一些尚存爭議的問題,例如中國的產能過剩等。他表示,歐洲將保護自己的鋼鐵業不受侵犯,德國會在這裡表率作用。
同梅爾茨總理一樣,有關俄烏戰爭,克林貝爾向中國發出明確訊號:「中國對俄羅斯或許是最具影響力的國家,而這種影響力必須被設法用來結束戰爭。」
中德商業利益難割捨
儘管德國和中國在俄烏戰爭、區域安全、人權及國家補貼產業的政策上存在矛盾,但雙邊仍有著龐大且互利的商業關係。
雖然德國企業如今面臨中國競爭者的威脅,但中國對德國來說幾乎是無法取代的汽車市場,德國車廠近三分之一的銷售額都來自中國,且德國的化工和製藥公司在中國也有著龐大業務。
根據中國數據顯示,中國去年購買了價值950億美元的德國商品,其中約12%為汽車,也讓德國成為中國的前十大貿易夥伴之一;德國則購買了價值10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主要為晶片和其他電子零件。
投資方面,根據墨卡托中國研究所的數據,德國在2024年對中國的投資達66億美元,佔歐盟和英國對中國全部直接投資的45%。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