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柏林的美景宮(Schloss Bellevue)總統府,聯邦總統(Joachim Gauck)面對約200名客人發表演說。他稱,直到今天他仍相信,現在的德國是"我們曾有過的"最好的、最民主的國家。不過,聯繫到自己2012年的就職演講,他指出,在擔任了5年國家元首後,他越來越感到,民主的和穩定的德國也面臨著危險。因此,他強調,需要作出巨大努力,使德國強大,"應對未來。"
圍繞德國境內發生恐襲事件後應採取對策的討論,這位聯邦總統呼籲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他說,如果一個法治國家在打擊暴力和恐怖主義的鬥爭中顯得軟弱無助,那就是失敗。他強調,更多的安全不是對民主制的危險,而是保護民主制的必要條件。
承擔更多責任
談及國際政治,高克強調了他的這一要求:德國必須擔負起更多責任。他指出,"以我們所處時代的挑戰和我們的可能性作為衡量標準,則我們應明顯做得更多","我們必須做得更多,以便能與他人一起維系秩序、防止衝突、和緩危機、嚇阻對手"。他指出,德國現在還遠未承擔起所有該盡的責任。
在談到敘利亞的人道困境時,高克說,德國不能讓自己成為孤島,德國每天都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面對世界上發生最悲慘的非人道事件、殘暴的迫害和滅絕人的生命的現象時不能挺身而出,那麼,我們的可信賴性是否會失去?"他指出,誰如果以觀望態度代替堅定的和果斷的行動,那就意味著任由別人確定行動的規則。
高克同時要求德國人拿出勇氣,應對當前的挑戰。作為例子,他談到了包括"英國退出"在內的歐盟危機、民族主義和常打上仇恨烙印的關於移民的爭論。高克警告說,自由民主政體和西方國家政治的和規範的項目正受到攻擊。
支持責任不打折扣
談及"某些自我懷疑和內在危機",高克強調,歐盟是"獨一無二的和平與富裕項目",德國和其它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是"北約的堅定成員;鑑於目前局勢的發展,北約的重要性不是減少了,而是重新增加了。"於此相關,高克總統要求對東歐盟友發出明確的訊息:"北約的支持責任不打任何折扣"。
這位卸任在即的聯邦總統也批評了一些公民的那種不斷滋長的"享受思維",根據這一思維,國家是享受服務的提供者。他指出,民主政體不是政治的投遞公司。他呼籲公民們應具備自我管理能力,公民們應自己決定共同體的建構事宜。
"粗暴時代"
這位國家元首還要求公民們起來,阻止各自為政的傾向,"並且盡可能在和與自己的想法不同的人的交往中去施加影響。"涉及有關所謂的假新聞的討論,高克總統指出,何為假、何為真,常常難以分辨,"尤其在社交網站上,常常是漫無邊際的撒謊、謾罵和侮辱",人們生活在"粗暴的時代"。
高克的總統任期至3月18日屆滿。去夏,高克總統宣佈,由於年事已高,他將放棄蟬聯。他的後繼者將於2月12日由聯邦大會選出。聯盟黨和社民黨在聯邦大會上有明顯多數。鑑於此,由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的現屆大聯合政府共同推舉的候選人- 現任聯邦外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社民黨籍)被認為肯定會被選舉成為德國下屆國家元首。
現年76歲的德國總統高克正式宣佈不謀求連任。德國之聲回顧了這位民望頗高的聯邦總統過去的從政經歷。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現任聯邦總統高克曾經管理前東德國安部檔案局長達十年之久。1990年,高克作為公民活動家,被選入東德最後一屆人民大會。大會提名高克接管國安部檔案局,聯邦政府也延續了這個人事任命,由高克作為特別代表管理該局。直至今日,國安部檔案局的非官方名稱仍是「高克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00年離開「高克局」後,高克的身份成為出版人和政治活動人士。2010年,時任德國總統克勒(Horst Köhler )突然辭去職務,社民黨及綠黨隨即推舉高克競選總統職位。媒體將高克塑造為「人民的候選人」。高克在第三輪投票中敗給黑黃聯盟的總統候選人武爾夫(Christian Wulf)。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大約兩年後,捲入個人財務及干涉媒體醜聞的武爾夫宣佈辭職。反對黨再次主張由高克參選總統,此提議也獲得聯邦政府的支持。在聯邦大會召開前的一次民調中,69%的受訪者支持高克出任總統。2012年3月18日的選舉結果非常明確:第一輪投票中,高克贏得1228票中的991張選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聯邦總統是虛位元首,並不享有實際行政權。高克不僅是首位無黨派的德國總統,也是第一位在官方場合上攜生活伴侶出席,而非由配偶陪同的總統。高克自2000年開始與伴侶達妮埃拉‧沙烏地(Daniela Schadt)共同生活。他與妻子格希爾(Gerhild Gauck)自1991年分居至今,兩人育有四名子女。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Kumm高克所提倡的中心思想是自由,並稱之為個人「被賦予的權力」。批評者認為,高克提出的是天真的反共產主義言論。其他人對高克有關自由言論的理解則是:自由並不自動等同於幸福美滿,而是生存的基本責任,超越國家權力。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 Nietfeld作為德國國家元首,高克曾出訪多國並與其他國家元首會晤。不過高克可不總是和顏悅色:2014年初他在土耳其批評艾爾多安政府實施言論審查、干預司法以及執政風格專斷。此番說法引來土耳其總理艾爾多安的不滿,但高克一派輕鬆地表示:「我只是履行我的職責。」
圖片來源: Reuters2016年3月,高克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演說時表示,當一個政府非通過自由選舉產生時,國家與人民之間將互不信任。雖然高克「話中有話」,但由於他所分享的是東德的歷史經驗,中國官方並未多做回應。這份演講的譯文如今還在中國的網路上被轉載。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Kumm高克2014年曾造訪土耳其,並訪問了敘土邊境的一處難民收容所。兩個月後,高克表示通過海路而來的難民不斷增加,並警告應該加快避難申請程序,與歐盟夥伴並肩合作,在政治可行範圍內採取更務實的行動。這還是在梅克爾說「我們能做到」(Wir Schaffen das!)的14個月前。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A2016年6月6日,聯邦總統高克宣佈決定,在結束此次任期後將不會謀求連任。此前德國黑紅大聯合政府都表明希望高克能續任。但高克擔心,他的健康狀況可能無法支持到第二次任期結束,屆時他將年屆82歲。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Macdougall 凝煉/樂然(德新社、福音教通訊社、路透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