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聯邦統計署周四表示,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十月的消費價格上漲了4.5%。而上一次官方價格指數上漲4.5%的情況,則是28年以前的1993年十月。今年九月,德國的物價指數首次突破4%大關,同上個月相比,德國物價指數在十月份上漲了半個百分點。
通貨膨脹率上漲會導致消費者購買力的下滑,因為同樣花費一歐元,可以買到的東西卻少於從前。根據已知的數據,今年十月漲幅最高的是能源,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8.6%。
一段時間以來,不斷走高的能源價格也使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此外,今年一月增值稅恢復正常對物價的影響也正在逐步顯現。去年,為了抵消防疫措施對經濟的影響,德國政府曾暫時下調增值稅。造成物價總體上漲的其他原因還包括原材料短缺、供貨緊張以及政府引入的二氧化碳排放稅等等。今年一月開始,企業和消費者需要為燃燒燃油或天然氣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支付每噸25歐元的費用。
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期間,通貨膨脹率曾一度呈現負值。而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市場對原料和晶片的需求明顯提升。
能源價格上漲和二氧化碳排放稅是造成物價上揚的主要原因。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Pleul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的首席經濟師科勒蓋博(Fritzi Köhler-Geib)表示:"過去幾個月價格上漲的決定性因素是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後續效應,明年情況就會逐步好轉。"而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師克萊默(Jörg Krämer)甚至認為,今年十一月的通膨會超過5%,"但進入新年後,通膨率會逐步回落,因為增值稅復原等因素造成的特殊效應已經不復存在。不過,我還是提請大家注意,絕對不應忽視長期通膨可能造成的經濟風險。"
通貨膨脹率是歐洲央行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風向標。歐洲中央銀行希望歐元區19國的通貨膨脹率維持在每年2%的水準,向上和向下的小額偏差則是可以接受的。歐洲央行認為,目前較高的通膨水準是暫時現象。因此,周四央行宣佈,將不會調整當前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歐元區的低息狀況也將繼續得以維持。歐洲央行理事會昨天表示,將繼續維持其零利息政策,至於是否會繼續維持大舉購買國債的政策,則有待12月做出決定。
歐元區今年九月的通膨率為3.4%,是過去13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在新冠疫情期間,政府決策者需要快速做決定。而在經濟領域,他們常常要依據一些頗有些延遲的數據。不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則可以揭示即時情況。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Probst貨物運輸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活動現狀,如果路上卡車少了,意味著經濟需求正在下降。看看過路費是增是減,可以直接瞭解當前經濟的走向。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M. Stein在今年3月底至4月初的德國新冠疫情高峰期,工作日的用電量比疫情前減少7.5%,當時德國實施了相對嚴格的防疫和封鎖措施。目前,德國工業產出正緩慢恢復,但預計今年全年的用電量將比2019年降低10%。
圖片來源: MEHR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每天都會分析從地圖導航等應用程式中獲得的大量數據。在3月底停擺時,使用導航APP的德國人減少了60%,明顯看出人們活動受限。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U.Zucchi網路服務公司OpenTable今年3月發布的一項調查,讓人們已經可以嘗到新冠疫情對餐飲行業帶來的苦澀影響。該月初,餐館的預訂量與去年同期大致相同。但在疫情肆虐後,整個停擺期間預訂量幾乎降為零。
圖片來源: Reuters/A. Gebert在德國,乘飛機的人數呈現前所未有的下降——從2月份的1500萬下降至幾乎為零。提供即時航班情況的Flightradar24所收集的數據,突顯了新冠疫情期間全球航空業所受到的巨大衝擊。今年4月比去年同期少飛了75000次。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 Mainka失業人數是反映經濟生活的經典指標。在德國,4月的失業人數猛增41.5萬,達到250萬人。此後,該數字持續增長,但漲幅沒有4月份那麼明顯,這也是因為德國政府的短時工作補貼政策減輕了就業市場的壓力。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Woitas另一個經濟領域具有前瞻性的指標是企業和私人購置新車的數量。而德國道路交通監管機構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經濟仍然處於困境之中。 今年3月,德國新車註册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7.7%,而4月份,德國汽車銷售數量減少了61%。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 Welz (德新社,美聯社)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