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銀行界與專家看中國工行上市

安露 / 石濤2006年10月27日

今天(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在上海和香港兩地同時上市。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企業上市交易,將近220億美元將湧入中國最大國有銀行的賬戶。從前的紀錄是由日本移動電信巨頭NTT 移動通信公司保持的,六年前這家日本公司上市時,總融資值為180億美元。而在明年,中國農業銀行將成為四大國有銀行中最後一個上市的銀行。下面是德國之聲中文廣播記者的採訪報導。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左6)和香港特首曾蔭權(左7)參加香港上市典禮圖片來源: AP

中國工商銀行上市的時機選擇得恰到好處。今年全球股市都牛氣沖天。而另兩家國有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在去年10月和今年6月上市,迄今為止在股市中也都有良好表現。在上市一年之後,中國建設銀行的股價已經比發行價提高了50%。

15年來,中國國民經濟年增長率始終維持在10%左右,而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專家認為,中國的銀行系統改革也取得了成功。這一切都說明了,為什麼中國工商銀行股票的申購量會是發行量的50倍,而最終發行價定在了發行價格區間的最高端,3.07港幣。

德國德卡銀行的新興市場分析家毛羅-托爾多認為,對於工商銀行股票的狂熱追捧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合乎情理,「工行上市是一個被人普遍看好的事情。我們當然還是看到了一些始終存在的問題,腐敗,金融監管,缺乏專業知識。比如在發放貸款方面,既缺乏專家,也沒有足夠的技術。有很多因素會在其中起到作用。」

中國的銀行系統始終存在一個根本問題,也就是巨額呆賬。中國中央銀行最近還曾經表示,呆賬問題是一個嚴重和艱巨的挑戰。而中國政府一方面通過向銀行注資,提高銀行自有資本,另一方面通過設立基金,轉移了呆賬,使四大國有銀行的呆賬率降低到 5%。但是如果經濟增長趨勢受挫的話,呆帳率還是會很快上升到10%。除此之外,2006年上半年度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11.3%,而這一增長主要是依靠貸款提供資金實現的。

在漢堡亞洲研究所的馬格特-舒勒爾看來,這意味著,「銀行系統改革雖然在某些特定領域是成功的,但是仍有太多的資金通過銀行借貸出去,並流向了那些導致經濟過熱的領域,最後又導致了呆賬。這就意味著,銀行系統改革確實在很多領域還沒有獲得成功,特別是地方銀行在地方政府的壓力下繼續放出貸款,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或者擴建工業領域。我想,在這方面必須採取措施。」

留給中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根據2001年底加入世貿組織時許下的承諾,中國將在2007年初向海外競爭者開放金融市場。但是漢堡亞洲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舒勒爾認為,中國銀行業的處境並不會因此而變糟,「貸款中的絕大部分還是會通過中國的銀行發放,外國銀行在中國銀行中所佔的比率還是很低的。不會一下子出現很多的變化。在特定的部分領域,競爭會加劇。不過中國銀行業的狀況不會出現巨大的改變或者惡化。」

短期內,外國競爭者也不希望中國銀行的地位削弱。因為許多國外銀行和保險公司已經成為了北京政府的戰略投資者。比如德國安聯公司在今年四月就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中國工商銀行2.5%的股份。通過國外銀行的參與,中國得到了資本和更多的專業知識。外國投資者希望借此進入中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銷售網路。比如周五上市的工行就擁有多達1億5千萬私人客戶。

在周五上市之後,工行的市值將達到1290億美元,從而成為世界第七大銀行。市值只有工行一半的德意志銀行也不應該對此有所怨言。作為幫助工行上市的夥伴,德意志銀行也從中狠賺了一筆。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