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外長結束亞洲之行
2006年2月23日
廣告
胡錦濤在與施泰因邁爾會談時表示,他十分歡迎德國總理梅克爾於五月訪問中國,並強調希望能夠繼續中德之間歷史悠久的良好關係。施泰因邁爾表示,他的來訪表明了德國願意繼續與中國保持密切的關係。
同時,施泰因邁爾也談到了中國的人權問題。他說,德國對中國人的自由和公民權利得不到充分保障十分擔憂。他還舉例說,德國目前十分關注中國網路自由的現狀。他呼籲中國政府為網路自由創造和世界上其他自由國家一樣的條件。他說,中國政府已經瞭解了德國對此問題的立場。在提到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問題時,施泰因邁爾說:
「我們認為,我們應該討論中國政府對此問題的立場。中國外長李肇星表示,中國正在努力改善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法律基礎,而且將在近日內實行一系列的嚴打活動,以加執法的力度。中德兩國之間的經濟關係發展迅速,但我們也知道,這樣的發展需要一個可靠的框架。因此我認為,澄清有關侵害智慧財產權的討論符合雙方的利益。」
在談到台灣問題時,施泰因邁爾強調了德國奉行的「一個中國」的立場,但他還補充了一句說:「我們雙方理所應當地認為,在解決北京和台北關係的時候應該使用和平的手段。」
中德之間的關係雖然發展的大方向是好的,在一些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施泰因邁爾借此次出訪之際,明確地告知中國領導層,德國將不再為爭取解除歐盟對華軍售禁令扮演牽頭人的角色。但施泰因邁爾強調,這並不應該妨礙中德之間的關係。他說:「正因為德中兩國的密切關係能夠經得住考驗,所以我們過去並沒有迴避一些頗有爭議的問題。今後我們也將繼續這一做法。」
德國對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承擔越來越大的責任表示贊賞,例如在伊朗核爭議問題上。中國的分析家認為,如果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中國可能會動用否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