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媒體關注歐中談判:「保護主義只能製造問題」

2005年8月26日

由於中國出口的紡織品數量大大超過中國與歐盟今年商定的配額,7400萬件來自中國的毛衣、褲子、女襯衣和胸罩等被歐盟海關擋在口岸。再度緊張的中國與歐盟經貿關係引起了德語媒體的廣泛關注。

保護主義抬頭,德國時裝業償苦果圖片來源: AP

針對歐盟代表團赴北京談判一事,日報引用德國基民盟歐州議會議員皮佩爾的話說,「歐盟決定向中國開放紡織品市場時,德國企業就做了調整,簽訂了合同。皮佩爾反對促進歐盟南部國家紡織工業發展的計劃,因為它扭曲了競爭。」

科隆城市導報引用德國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廠家德紡公司老闆格魯普的話寫道:「德國廠家在價格上當然競爭不過遠東的供貨商。他估計,歐州的商界投機行為使得中國提前超過了紡織品配額。他說:『我認為,這裡的商家過去不顧風險大量訂購,現在又叫苦連天。』他們的倉庫早已填滿,不會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

法蘭克福評論報說:「除了一些南歐國家,紡織品生產在歐州幾乎不起任何作用。如果發生貿易戰,一些歐盟成員國將受到損失。例如要求實行配額呼聲最高的義大利就是向中國提供工業縫紉機和紡織機的最大供貨國。」

南德意志報的社論認為:「保護主義不能解決老問題,只能製造新問題。按照貿易規則,只能在一定期限內保護歐州的時裝生產廠家。現在歐盟不過給它們打了一針止痛劑,但病灶並沒有消除。

把中國產品擋在邊界外的人,最終不能向這個日益富裕的國家銷售自己的東西。像德國這樣以出口為生的國家,無論如何不能搞保護主義。迄今為止的實踐表明,自由貿易可使雙方受益。中國生產紡織品,德國生產紡織機。歐盟不能再生產廉價的大批量產品了,為了保持報酬高的就業崗位,歐州應該更多地創新、建立更多的服務行業,改善教育和科研。

一些年後,中國的經濟增長促使薪水上升、成本優勢減弱,中國的競爭優勢將下降,就像日本和韓國過去那樣。這時,西方進行競爭就容易了。儘管如此,中國仍將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立足於世界,這就為歐美開闢了更大的市場。但是,西方必須看到,它不能再隨心所欲地主宰世界經濟了。」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