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份報告顯示,70%的美國人認為,與德國的關係良好,只有25%認為兩國關係很差;而在德國人那裡,73%的人認為與美國的關係很差,認為良好的只有24%。在2016年的調查中,尚有86%的德國人表示對美國總統歐巴馬有信心、57%對美國有好感。如今,2018年,僅10%的德國人表示對川普有信心、30%對美國有好感,比例與小布希總統任期最後幾年相仿。
美聯社報導說,川普就任後對歐洲的軍費開支提出質疑,多次點名德國等國家,要求其付出更大努力,達到將國民生產總值的2%用於防務的北約目標。此外,川普征收鋼鋁關稅並威脅實施更多關稅,也令許多歐盟人不滿。
不過,皮尤的這份報告顯示,德國人和美國人在國際事務上觀點類似。64%的美國人對北約這一聯盟組織持有好感,德國人的這一比例是63%;74%的美國人認為國際貿易是好的,89%的德國人也這樣認為。
兩國國民對俄羅斯的評價都頗低。35%的德國人對俄羅斯持有好感,21%的美國人對俄羅斯有好感。不過,這一比例仍高於2014年俄羅斯兼並克裡米亞後:當時,德美兩國民眾對俄羅斯赤有好感的比例僅為19%。
威廉‧馮‧施托伊本、瑪琳‧黛德麗或李維‧斯特勞斯:從一開始,德國移民就參與建構了美國社會及其日常生活。不過,他們的德國根常不為人知。
圖片來源: Imago/Hollywood Photo Archive/C. Slater 來自德國的好萊塢海倫:迪安娜‧克魯格(Diane Kruger) 她本名迪安娜‧克魯格,1976年出生在德國。2004年,與奧蘭多‧布盧姆(Orlando Bloom)聯袂出演的電影《特洛亞》讓她一舉成名。2013年起,克魯格入籍美國。她是舉足輕重的在美德國從影人員的代表:比如《特洛亞》導演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或拍攝了愛國主義大片《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的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
圖片來源: imago/United Archives 缺乏經驗的被殖民者武裝之所以能在獨立戰爭中擊敗世界霸主——大不列顛,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前普魯士軍官弗里德里希‧威廉‧馮‧施托伊本有關。他強調紀律、訓練及秩序,將散漫的民兵隊伍改造成一支強有力的軍隊。他著書記述了自己的訓練方法。此書成為軍事典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kg-images 創作出美國最著名繪畫:伊曼紐埃爾‧洛伊茨(Emanuel Leutze) 油畫《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真跡掛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裡。此畫展示了美國獨立戰爭(1775 —1783)中的關鍵一刻:迄未成功的被殖民者起義武裝在華盛頓將軍率領下對英國人發起反攻。作畫者是孩提時代便來到美國的洛伊茨(1816—1868)。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histopics 唐老鴨的表率:美國首位百萬富翁約翰‧雅各布‧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 他的後嗣建起了世界著名飯店華爾道夫(Waldorf-Astoria)。可是,人們有所不知:約翰‧雅各布‧阿斯特原本是肉鋪老闆之子,來自海德堡附近的瓦爾村(Walldorf),1784移民美國。經由皮毛、房地產生意,他成為美國的首位百萬富翁,並成為文學不朽形象斯克魯奇(Ebenezer Scrooge)和唐老鴨的精神教父。
圖片來源: Imago/United Archives International 女權鬥士:瑪蒂爾德‧弗朗西斯卡‧安內克(Mathilde Franziska Anneke) 1848年,德國諸邦的民主革命失敗,瑪蒂爾德‧弗朗西斯卡‧安內克隨丈夫弗裡茨(Fritz)從威斯特法倫(Westfalen)逃往美國威斯康辛(Wisconsin)的密爾沃基(Milwaukee)。她從事記者工作,出版了一份女性雜誌,爭取婦女選舉權和同等教育權,並由此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女權運動領袖之一。
圖片來源: Gemeinfrei 發明美國偶像褲子:來自弗蘭肯(Franken)的李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 1847年,家居班貝格(Bamberg)附近的布滕海姆(Buttenheim)的18歲猶太青年勒布‧斯特勞斯(Löb Strauß)與母親和姐妹一起,移居美國。淘金熱吸引他前往西部,想在那裡向尋金人出售時間表,並因此注意到,他們何其需要耐磨褲子。「牛仔褲」誕生了,並使現名李維‧斯特勞斯的他及生意夥伴雅各布‧戴維斯(Jacob Davis)致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kg-images 好萊塢先鋒:來自勞普海姆(Laupheim)的卡爾‧萊姆勒(Carl Laemmle) 1867年,卡爾‧萊姆勒出生於德國南部的勞普海姆一個猶太家畜商家庭。17歲上,他赴美國。整整20年時間裡,他以打短工度日。1906年,他在一家小影院看了一場電影,令他茅塞頓開。他開辦起一家自己的影院,成功經營影片租借生意。1915年,他成立了環球製片公司(Universal Studios),——好萊塢首批大型夢幻工廠之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no 影片《藍天使》(Der blaue Engel)(1930)使瑪琳‧黛德麗一舉成為世界明星。此後,她和導演馮‧斯特恩伯格(Wilhelm von Sternburg)一起去了好萊塢,並留了下來。1933年,納粹在德國篡權後,她幫助了落難猶太人和德國流亡人士。為激勵美軍士氣,她演唱了「莉莉瑪蓮」( Lili Marleen )——可能是二戰中的最著名歌曲。
圖片來源: Imago/Hollywood Photo Archive/C. Slater 遭納粹驅逐:女哲學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 被納粹逮捕並被褫奪公民身份後,阿倫特於1941年流亡紐約。這位35歲的作家兼哲學家很快學會了英語。1951年,她入籍美國。作為記者,她報導了艾希曼審判案,並首次提出了「罪惡的平庸」這一引起激烈爭議的概念。她平生最大關切之一是:闡明,何以會導致產生猶太大屠殺。
圖片來源: Leo Baeck Institute 從納粹工程師到航天偶像:韋恩赫‧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 工程師馮‧布勞恩為納粹設計出V2火箭。二戰後,美國人將他弄去了美國。和他一樣,有1000多名德國科學家從未因他們曾替納粹政權效力而被論罪。當美國宇航局太空人登上月球時,馮‧布勞恩成了美國的航天偶像。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kg-images 作為猶太人在德國遭迫害: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1923年,本名海因茨‧阿爾弗雷德‧季辛吉(Heinz Alfred Kissinger)的他在弗蘭肯的富爾特(Fürth)出生。1938年,他流亡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已入美籍的他以軍人身份重返德國。結束了在哈佛大學的學業和教書生活後,他轉而為政治家咨詢。他生涯的高峰:在尼克森總統手下,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曾從1973 至1977年擔任美國國務卿。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 Charisius
對中國的觀點類似。38%的德國人和39%的美國人對該國有好感。48%的美國人認為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是對美國的主要威脅。33%的德國人認為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對德國構成威脅。
這份報告中的數據來自於皮尤研究中心在去年9月11-16日對1006名美國成人、以及9月13-26日對1002名德國成年人進行的電話調查。其誤差率約為3.8%。
苗子/凝煉(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