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不能讓中國人搶奪我們的港口

達揚(摘編)
2021年4月1日

最近蘇伊士運河發生的貨船擱淺事件,令全球的供應鏈都受到了影響,這也足以說明海洋運輸具備何等重要的戰略意義,失去了港口就等於失去了掌控經濟命脈的能力。

Cosco Shipping Panama am Hafen von Piraeus Griechenland
圖片來源: 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前能源事務專員厄廷格(Günther H. Oettinger)在《商報》發表評論稱,對於北京不斷擴大影響力的行為,歐洲人必須出面遏制。這篇題為《中國人是怎樣奪走我們的港口的》文章寫道:
「現如今,美國仍是世界強國,但正在遭到中國越來越有力的挑戰。世界五百強企業中,五分之一來自中國,從數量上看,僅次於美國。而俄羅斯的優勢僅只侷限於軍事領域。
那麼歐盟呢? 經濟實力雖然雄厚,但早已對中國市場產生了依賴。本次疫情顯示出,如果沒有中國市場以及設在中國的工廠,德國的汽車康采恩恐怕已經成了救助對象。而北京當局則會不失時機地將其經濟實力作為政治施壓手段,比如當其少數民族政策遭遇批評或民主運動需要鎮壓時。戴姆勒公司就是因為在其廣告詞裡引用了達賴喇嘛的一段話,其高管們就不得不道歉求饒才躲過一劫。
比雷埃夫斯本是令希臘引以為傲的港口,但今天已經被中國國有企業所管控。紅色巨龍已經昂首挺胸地邁進了這塊民主制度的發源之地。在歐盟此次對中國實施象徵性的制裁之前,希臘一度扮演過阻撓、弱化對華決議的角色,這絲毫不令人驚訝。」

厄廷格指出,中國國有海運公司COSCO已經在歐洲十四大港口擁有自己的碼頭和股份。而隨著「一帶一路」項目的推進,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仍將繼續擴大,但中亞等國已經表現出了不甘淪為附庸的意願。評論寫道:

「這正是歐盟表現其地緣政治行動力的機會。儘管遭到疫情困擾,但歐盟仍然應當參與一些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協定固然重要,但對私人投資者來說,公平競爭、公開透明、國際標準以及法治環境也同樣重要。畢竟這是一場社會制度的競爭。

歐盟前能源事務專員厄廷格:中國人在搶奪我們的港口。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 Wire/W. Dabkowski

令人鼓舞的是,今年年初漢堡港口管理公司HHLA贏得了參股義大利港口的裡雅斯特的競爭。北京也表達了參股該港口的意願。但在義大利政府的壓力下,漢堡競標成功。事情雖小,但卻也是歐洲人共同推進地緣政治的表現。」

被逼走的駐華記者

經歷了一系列刁難和恐嚇之後,不堪重負的英國廣播公司駐華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終於離開了中國。BBC發表聲明稱,沙磊披露了中國政府不想讓世界瞭解的真相。沙磊本人對媒體表示,他每一次新聞調查都會遭到中國當局的阻撓、恐嚇。即便是在離境前的機場,他和家人也一直受到警方的跟蹤。《法蘭克福回報》報導稱:

「過去幾周來,中國官媒發表大量了影片和虛假訊息,對沙磊發起個人攻擊。駐華外國記者俱樂部透露,相關影片中也採用了中國警方的錄像資料。外國記者俱樂部表示,中國官方機構聲稱外國媒體受「反華勢力」唆使的說辭,令人感到『震驚』。外國記者俱樂部表示,值得警惕的是,中國當局越來越頻繁地對外國記者發出訴訟威脅。一旦法庭接受訴案,駐華外國記者就有可能被禁止出境。

黨媒《環球時報》將沙磊離境同『部分新疆民眾起訴BBC散佈假消息』聯繫到了一起。該報提出的理由包括,BBC發表了有關新疆棉花生產涉嫌強制勞工的報導。今年二月,英國取消了中國官方電視台英語頻道在英國的播放許可後,中國官媒加大了針對BBC的宣傳攻勢。利用一項法國發放的播出許可,現在中國官方電視台CGTN仍在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播出。本次中國對沙磊的個人攻擊,也是新疆人權狀況遭國際社會批評後,中國發起的媒體反攻的一個組成部分。按照中國自己的說法,這是一場『爭奪國際話語權的戰爭』。」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