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是萬惡之源嗎?

2024年2月14日

巴斯夫撤出新疆後,德國大眾面臨巨大壓力。《萊茵郵報》明確提出,任何德國企業都不應該以任何形勢參與侵犯人權甚至從中獲利。《經濟周刊》則指出,中國必須在兩年內解決好經濟結構性問題,否則全球經濟都將跌入衰退的深淵。

德國大眾與合資夥伴上汽集團已經在新疆經營多年
德國大眾與合資夥伴上汽集團已經在新疆經營多年圖片來源: Stephan Scheuer/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杜塞道夫出版的《萊茵郵報》以"旗幟鮮明地反對中國"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任何德國企業都絕不可以從強迫勞動中獲益,因此德國大眾必須也像巴斯夫一樣撤出其新疆業務。

"要是沒有中國,德國經濟就像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中國是德國的最大進口物資來源國,我們在新冠疫情期間已經體會到了這一點。當時,中國當局的嚴格封城措施導致了供應鏈中斷。同時,作為出口銷售市場的中國,也對德國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尤其是德國車企。比如,德國大眾一度有1/5的汽車都是在中國市場銷售。至於中國的威權政治、侵犯人權、環境破壞,似乎對德國企業沒什麼觸動。要是德國企業只和民主國家的企業做生意,那麼德國的出口銷售市場以及整個德國經濟都將急劇縮水。"

"而且,很遺憾的是,許多德國消費者也毫不在乎他們購買的商品到底是哪裡生產的。即便是高舉價值觀外交大旗的綠黨,如今也對卡達礼遇有加,因為德國需要卡達的液化天然氣從而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這真是所謂'現實政治'的醜陋一面。"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紅線。第一條紅線就應該是:德國不能把自己的安全拱手交予中國人。所以,德國聯邦政府強硬對待華為就是正確的舉措。華為的設備絕不應該出現在敏感的德國核心通信網路裡。第二條紅線則應該是:德國企業不能參與任何侵犯人權行為,也不能從任何侵犯人權行為中獲益已經在中國投入巨資的巴斯夫集團過度依靠中國業務,現在他們撤出了在新疆的合資企業的股份。這樣做很好。德國大眾也應該緊跟這一步伐。從綠黨到自民黨,政界人士都在呼籲大眾撤離新疆,這家企業真應該好好考慮。尤其是德國企業,堅決不能依靠強制勞動來開展業務。"

過春節了!中國人希望龍年經濟好運來

02:1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德國《經濟周刊》以"現在就拋棄中國將會是一個嚴重錯誤"為題,刊發了由德國資深金融投資專家Jürgen Callies撰寫的專欄評論。文章認為,中國必須在今後兩年內解決好國內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否則全球經濟都將被連累陷入嚴重衰退;但長期而言,中國經濟依然有著巨大優勢。

"中國如今又能做什麼才能克服經濟增長遭遇的困難呢?在經濟結構性問題方面,能做的並不多。人口結構變化、西方國家推動供應鏈多樣化,這都已經是既成事實,兩個因素都導致增速放緩。不過,中國倒也可以利用其比較優勢來減緩西方企業供應鏈多樣化的進程,與此同時力推本國供應鏈的多樣化,這多少能夠部分抵消不利影響。但是總體而言,中國經濟增長還是會受到不利影響。"

"在政治方面的迴旋空間也很有限。拉開和莫斯科的距離,固然有助於改善形勢,但是北京大概不會這麼做。儘管在俄烏戰爭中,中國幾乎沒有參與俄羅斯的行動,而只是拒絕明確反對俄羅斯。但是,鑑於美國國會不斷發出'中共是萬惡之源'的訊號,而且中美兩國圍繞'一個中國政策'正在博弈,美國還在東南亞推動遏制中國戰略,所以中國沒有動機去改變對俄立場。也因此,緊張的中美關係、對華盛頓可能加碼制裁中國的擔憂將繼續對中國經濟以及資本市場構成不利影響。當然,這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最後,中國必須首要解決好當前的經濟周期性疲軟問題。我相信,北京也會這麼做的。面對通貨緊縮的趨勢,首先應該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國資推動的住房建設項目將能緩解房地產危機,在贏得時間的同時也不會讓私營房產開發商拿到空白支票。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通常都是靠國家的額外資金刺激推動的,但這一過程需要時間。"

中國同30年前的日本有哪些相似之處?

05:2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鑑於政治條件的限制,資本市場只會對上述措施表示謹慎歡迎,而且前提是中國政府成功地讓人感到其是認真的。迄今為止,中國政府的救濟措施規模反而只是讓人聯想到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因此不足以扭轉市場情緒。"

作者接著指出,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依然具備著不小的優勢,並且憑借其四倍於美國的人口,有望在二十年內超越美國的經濟規模。"在許多新興科技領域,中國企業已經成為美國人唯一需要認真對待的競爭對手。這個國家擁有經過出色教育的勞動者以及科研人員,近幾十年來還建立起了首屈一指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碎片化,中國比西方拉攏更多國家到自己身邊的概率相當高。所以,長期而言,中國和西方均有很大的動力去互相達成一份'協議'。"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