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疫苗外交並非無私

2021年6月7日

德國《商報》關注中國對全球出口新冠疫苗已遙遙領先,遠超過美國和歐盟。《法蘭克福匯報》則注意到,亟需疫苗的台灣四處求助,卻不願接受來自中國大陸的援助。

China | Impfstoff gegen das Coronavirus
圖片來源: Tan Kaixing/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刊登長篇背景報導,綜述中國向全球各國輸出新冠疫苗以及人們對此舉背後動機的擔憂。作者認為北京有意通過疫苗獲取政治資本,而對很多國家來說,要想獲得疫苗,眼下似乎沒有其他選擇。文章寫道:

「鑑於國際間疫苗互助倡議Covax遇到巨大的供貨困難,來自中國的疫苗對全球許多門檻國家來說成了唯一的選項。自本周起,除了中國國藥(Sinopharm)外,另一家中國疫苗生產商科興(Sinovac)也獲得了世衛組織的緊急使用批准。中國政府深知可以利用這一對疫苗的大量需求:北京不僅以此獎勵昔日的盟友,還借助疫苗締結新的夥伴關係。」

作者以菲律賓、印尼、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為例,列舉了中國對這些國家的疫苗援助後寫道:

「觀察家們堅信,北京有意利用疫苗外交達到政治目的。『顯然,在疫苗和南中國海爭議之間存在關聯』,在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大學執教的政治學者阿迪特亞(Ardhitya Eduard Yeremia)在提到菲律賓時這樣評論。他的家鄉也從中國的疫苗出口中極大獲益,印尼從中國獲得了製造9000萬劑疫苗的原料。沒有這些原料,人口2.7億的印尼的疫苗接種將舉步維艱。這樣的依賴性不禁讓人擔憂,北京政府可能進一步擴展其影響。『疫苗領域的合作不應讓一個國家在涉及要求中國在南中國海言行合法的時候噤聲』,阿迪特亞要求道。」

印尼總統也接種了中國疫苗圖片來源: Presidential Press Bureau/Xinhua/imago images

文章在介紹了南亞、非洲和巴西在對待中國疫苗問題上的兩難態度後寫道:

「中國已在利用疫苗出口打造自己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不像美國那樣只顧為自己的國民囤積疫苗。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根據科技訊息分析公司Airfinity的數據,迄今中國已出口了超過3.2億劑疫苗,是歐盟的兩倍以上。而美國到6月1日僅向其他國家輸送了不到800萬劑疫苗。5月底,中國外交部長自詡出於『完全無私』的動機,向非洲近40個國家提供了疫苗。」

台灣對中國疫苗避之不及

法蘭克福匯報》關注到,亟需新冠疫苗的台灣,儘管遇到種種困難,卻不願接受中國大陸的供應。題為「就是不要中國援助」(Bloß keine Hilfe aus China)的文章寫道,日本捐贈的首批120百萬劑AZ疫苗上周運抵台灣,總統蔡英文深表謝意。

「對她(蔡英文)來說,這是雪中送炭。蔡過去這些天在政治上已陷入困難境地。持續上升的新冠感染數讓這位女總統面對向民眾解釋的壓力,因為在台灣只有2%的居民接種了第一劑疫苗。地方政客和反對黨大聲要求台灣應該接受來自中國的疫苗供應。但蔡英文不想讓中國政府如願。」

疫苗從日本運抵台灣圖片來源: Taiwa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AP/picture alliance

台北政府於是分別向日本、美國和德國求助。作者在介紹了日本、美國方面的回應以及中國對此的反應後,試圖總結台灣陷入目前困境的原因:

 「採購延遲有三個原因:一是這個島嶼靠嚴格的入境管控和隔離措施控制住了病毒傳播,因而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緊迫的接種疫苗的壓力。但4月中以來第一波較大的新冠疫情席捲台灣,每日新增感染數百例。第二,政府寄希望於本土疫苗廠商,但在7月份前卻無法拿出產品。第三,台北同德國企業BioNTech的長期採購談判徒勞無果。

蔡英文總統上周指責中國在一月份阻止了一份已經談妥的合約的簽訂。其背景是中國復星藥業自稱從BioNTech購得了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獨家銷售代理權。此間德國政府也開始介入這一爭端。『(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致力於協調台灣和BioNTech之間的溝通』,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王子陶(Thomas Prinz)在臉書上寫道,但柏林政府對合約簽署無法施加影響。」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