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為何能持續增長?

2021年8月21日

《商報》認為,中國監管部門近期頻頻對私營企業進行干預,讓全球投資者都感到不安,擔心中國失去全球經濟穩定器的作用。《每日鏡報》則批評說,北京大力干預私營經濟,將導致投資者不敢投資中國企業,導致中國經濟缺乏足夠的創新資金。

China Nanjing | Star Market Poster in der Börse
中國當局的一系列干預措施,是否會影響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圖片來源: Su Yang/MAXPP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中國成為了市場的不安定因素"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國當局的強硬監管措施,讓企業投資面臨更多的不可控因素。文章認為,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經濟一直是全球資本主義的穩定器,在緩解西方金融機構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現在,中國經濟引擎不再可靠。

作者指出,近幾個月來,中國監管機構連續打壓本國科技企業、金融機構,這並不乏正當理由。一方面,中國的國債在金融市場上依舊被看好,另一方面,中國的企業債券則紛紛被調高了風險等級。"造成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監管機構頻頻出手,大力監管本國科技企業以及教育產業。這波攻勢甚至讓職業投資者都感到吃驚,彭博社就報導稱,幾家著名的中國對沖基金近期都蒙受了嚴重損失。"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中國將變得不可預測。單憑宏觀經濟或者微觀經濟數字將不足以真正評估風險。在打擊本國企業的所謂不當行為或者真正不當行為方面,中國政府究竟還會走多遠?這點值得觀望。投資者將會尷尬地密切關注中國官媒接下去又要抨擊哪個行業。"

滴滴等中國科技企業近期連遭監管部門打擊圖片來源: Jakub Porzycki/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柏林出版的《每日鏡報》以"北京是如何失算的"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國當局近期對本國科技企業的一系列干預措施,其實已經失敗。文章認為,近期中國監管部門的一系列舉措,固然有著維護社會穩定、保護用戶隱私等一系列正當理由,但是卻有些讓人摸不著整體戰略。"人們反而產生了這樣一種印象:中國當局實際上並不首要關心這些公開的目標,而是想要打壓那些被政府認為太過於強勢的企業。"

作者在盤點了近期全球股市因中國監管風暴而產生的一系列振蕩,接著寫道:"投資者現在開始整體質疑中國市場,相應地,不久前還備受看好的中國企業也蒙受了巨大市值損失,不少企業甚至在一天內蒸發掉數十億資產。不論是對於企業本身,還是中國政府而言,這都不是良好趨勢。這場損失發生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十字路口:儘管按照購買力平價算,中國GDP已經超越美國以及歐洲,成為了全球最大經濟體,但是按照人均GDP,中國才剛剛達到德國30%的水準。中國仍在全力追趕階段,必須要有越來越多的全面創新。"

文章指出,在追趕的早期階段,中國經濟可以運用低成本優勢以及模仿戰略。但是這一早期階段已經結束,現在更需要依靠自主創新能力來推動進一步的經濟增長;而究竟應該向哪一個研發創新領域大舉投資,政府在這個問題上並不總是比市場更明智。

"因此,中國需要私營經濟的大額投資。但是,只有當投資者認定市場環境不會一夜之間改變、政府不會突然改變利潤分配方式時,他們才會大舉斥資。所以,北京近期的一系列干預行為很有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對於西方而言,這一切又意味著什麼?中國的案例一方面說明,大型基建工程可以更高效地完工。即便在民主法治框架下,這也應該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西方國家的政府與經濟界分工的模式,還遠沒有到唱衰的時候。中國當局近期的大力干預所引發的市場反應,讓人對中國經濟的今後發展產生了重大疑問:中國經濟究竟是因為政治得當而持續增長,還是'儘管政策很糟糕卻依然持續增長'?這一問題的答案,將有著深遠的意義,對於西方國家的自我認知也同樣如此。"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