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來自中國的誘惑

文山 摘編
2018年8月4日

不久前還在與中國眉來眼去的歐洲,如今為什麼又要聯合美國共同對抗中國?谷歌到底是受到了怎樣的誘惑,以至於不惜放棄價值觀,削尖腦袋想要重返中國市場?面對中國發展模式的誘惑,西方民主制度是否真的日薄西山?周末的德語報刊評論版,探討了這些話題。

China USA Donald Trump & Xi Jinping | Große Halle des Volkes
2017年11月,川普在北京與習近平會晤圖片來源: Reuters/D. Sagolj

(德國之聲中文網) 柏林出版的左翼報紙《新德國報》以"共同對抗中國"為題,刊文點評了川普威脅要將對華懲罰性關稅提升到25%的做法。

"短短一個多星期前,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和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談笑風生,並向世界宣佈,他們達成了一項交易、擱置了貿易糾紛。此後的一個星期裡發生了很多事情。德國政府兩次阻止了中國投資者收購德國企業,美國總統川普则再次將槍口指向北京,威脅將對華懲罰性關稅提高到25%。"

"看來,川普和容克不僅僅就重新開啟自貿談判達成了諒解,還就共同的敵人達成了一致。這很可能也是德國政府的意願。此前,柏林方面一度親近北京,但是現在又再次冷眼對待中國人。德國汽車企業,現在則暫時不用擔心美國關稅了。"

"問題是,和華盛頓的這項交易能持續多久,歐美雙方對抗中國的統一戰線又能維持多久。川普是無法預測之人,而且,歐洲本地的公民社會也不會樂意見到歐美自由貿易談判重新開啟。"

谷歌北京分公司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報》以"銅臭之氣"為題,刊發社論指出,如果谷歌真的以主動過濾搜索引擎的方式重返中國,日後必將付出高昂的代價。

"谷歌當年退出中國、拒絕與審查機制繼續合作的做法,在民主國家博得了許多掌聲。對於一家IT企業,這種掌聲值很多錢。在矽谷,信任、價值觀就意味著資金。畢竟,這家企業當年的格言就是'不作惡'。到了2015年,公司口號則改為'做正確的事';2018年4月,谷歌更是從企業內部行為準則的前言中刪除了'不作惡'這句話。儘管如此,谷歌醞釀自我過濾重返中國的做法,依然違反了矽谷科技界的道德標準。矽谷的企業,都宣揚要'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文章接著指出,谷歌的這一消息來得很不是時候。在歐美國家,科技公司的一系列醜聞正在讓公眾越發不信任這一產業,而且,谷歌的員工也有可能會像反對與五角大樓合作一樣,反對重返中國。

"另一方面,谷歌卻有著戰略考量。中國的誘人之處不僅僅是網路市場。當今世界正站在新一波數字化浪潮的門檻上,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將是最重要的推手。中國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領先優勢。進入中國市場,不僅僅意味著企業能獲得更多用戶,也意味著能夠吸納到一群頂尖的人才。"

"谷歌並非唯一一家削尖腦袋想要擠入中國的企業。臉書也有類似的計劃。對於歐洲而言,這倒是個機會。價值觀以及在數字化領域領先的立法已經成為了歐盟的獨特優勢。長遠而言,價值觀以及明確的立法,將會令歐洲的IT產業更為堅實。這比在威權中國市場獲得短暫優勢要寶貴得多。"

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圖片來源: DW

瑞士《新蘇黎世報》則以"民主的未來取決於中國"為題,刊登了一篇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經濟學教授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撰寫的客席評論。作者認為,儘管有很多人都贊嘆於中國的威權主義發展模式、唱衰西方民主制度,許多發展中國家正有意效仿,但是從長期來看,西方民主有著一項無與倫比的獨特優勢。

"中國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一旦出了問題,如果中國政府不能掌控住局面,公眾就有可能反對它。當局屆時會作出怎樣的反應,將成為事情的關鍵。事件有可能以類似89年天安門廣場的形式收場。沒有任何國家的政府想要經歷這種局面。"

"毫無疑問,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世界強國。而且,美國正越發被視為是不靠譜的夥伴,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必要時還會犧牲別國的利益。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崛起現在正變得更加快。但是,以為中國會在中長期內保持當前高增長率的人,則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不能簡單地以當前的趨勢去預測未來。總有一天,中國在發展道路上會遇到更大的阻礙。至於中國政府是否能夠對那些阻礙作出正確的回應、是否能夠明智地進行政策糾錯,這可沒有保證。"

作者認為,與中國模式相比,民主制度的最核心優勢就是其天然的自我糾偏能力。"一旦中國的發展遇到了更大的阻礙,中國式威權政治模式的吸引力就會衰減,尤其是中國當局強硬對待公民社會之時。屆時,儘管依然面臨許多困難,民主制度依然會擁有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