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供應鏈法讓歐企將市場讓與中國
2023年6月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中國經濟復甦遲滯,前景黯淡"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國經濟降溫,這對德國企業也是一個警訊。
"在解除防疫管控措施後,經濟復甦的勢頭遠遠未能達到預期。而且,經濟前景也完全稱不上良好:今年5月的加工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低於50這一枯榮線。"
"服務業的氣氛也很低迷。不論是反映消費狀況的零售業營業額,還是工業生產額,都低於分析人士的預期。"
"假如在幾年前遇到這種局面,中國政府肯定會斥資數十億提振經濟。可是,在疫情期間,中國政府就在花錢救市方面趨於謹慎。畢竟,國家手裡的錢也不再是無限的。尤其是各省市的地方政府,其資金已經瀕臨枯竭。持續近三年的嚴苛防疫措施將中國的新冠感染人數一度控制在極低的水準,但是其成本也令人的乍舌高昂。此外,房地產危機也讓中國政府的收入大為減少。"
"所以,德國企業需要密切關注中國經濟的走向。至少中國工業領域的形勢已經導致德國對華出口額大幅減少。"
《法蘭克福匯報》則將視線投向了剛剛表決的歐盟供應鏈法案。評論以"對供應鏈法的棘手拒絕"為題,指出德國基民盟在歐洲議會反對該法案,其實有著很恰當的理由。
"供應鏈法的目標是讓歐洲企業要為全世界的社會福祉和環境保護承擔起責任,但這個目標從一開始就被錯失。沒有人質疑企業必須為其自身破壞環境或侵犯人權的行為負責。但是企業並非政治的延續,他們不應被政界用於在整條產業鏈上推廣歐洲價值觀標準。"
"在疫情、能源危機、烏克蘭戰爭之後,供應鏈法案的目標徹底過時。歐洲企業正飽受危機之苦,他們還要為歐盟氣候保護做出貢獻,其經濟成本正越發明顯。此外,附加的官僚成本也在壓迫德國經濟的支柱:中小企業。"
"而且,從地緣政治角度而言,歐盟供應鏈法案也是一個錯誤。如果歐盟真想阻止中國在亞洲、非洲、拉美地區拓張影響力,就必須增加自己在那些地區的存在感。但是,貿易面臨的限制條件越多,這就越困難。在困難情況下,歐洲企業會寧願撤離以迴避受到指責。在歐盟委員會警告原材料短缺、擔心過度依賴中國的時代,這可不是好趨勢。"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