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烏爾姆出版的《西南新聞報》以"深信不疑的排斥"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川普对中國發動貿易戰,源自於他骨子裡的貿易保護主義思想。
"前總統老布希近日去世。在這悲傷的日子裡,一篇陳年採訪再次浮出了水面。1990年,川普在接受《花花公子》雜誌專訪時抨擊了時任總統老布希,認為後者太軟弱,同時也描繪了如果他自己當總統會怎樣治理美國。"
"當年的讀者看完採訪肯定會大聲嘲笑這位房產炒作商的胡言亂語。其實,川普那時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而讓人驚嘆的是,他的政治話語現在依然和那時相同,只不過沒有人會再嘲笑他了。1990年時,他就表示要對每一輛德國賓士汽車加徵高額關稅,並且對所有日本產品開征關稅。那時,中國在國際貿易中還不扮演任何重要角色。"
"川普的立場在過去30年中進一步固化。要看清這一點,我們根本不需要先成為心理學家。不論是德國人,還是中國人,現在都不能為短期的成功太過得意、以為這就能避免與川普的美國爆發貿易戰。他尋求衝突的原因是他對自己理念的深信不疑。遲早他會再次尋求衝突。"
圖片來源: Colourbox 柏林出版的《每日鏡報》以"撬動世界歷史的槓桿-中國得分"為題,刊發評論指出,美國無法在經濟層面上取得對中國的勝利,因此,美中兩國在貿易爭端上的停火,至多只能起到拖延時間的作用。文章認為,這一妥協並非是美國的勝利,而是理智的勝利。
"要是貿易爭端進一步惡化,川普就無法贏得這場衝突。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貿易保護主義無助於美國經濟,反而對其造成了重大損害。通用汽車不久前宣佈,關稅造成的成本上升,迫使公司削減1.8萬個工作崗位。還有研究顯示,美國家庭也會在今後幾年受到不利影響:貿易成本上升將會讓每個家庭每年購買力下挫2400美元。從宏觀經濟學角度來看,這不啻為一場災難。"
"兩年後,川普将再次面對總統大選。在連年的喧囂之後,疲軟的經濟可不能為川普加分。他的彈藥現在已經用完了:減稅的效果有可能落空,最終只會給公共財政帶來巨額的新增債務。雖然說,美國人也可以被說服去承受一些苦痛,但是,在享樂、民主氛圍下生活的美國人,並沒有那些經歷過痛苦考驗的中國人那般堅強。"
"川普和習近平,毫無顧忌地想用撬棍來改寫世界歷史。他們眼中沒有民眾福祉,也沒有什麼意識形態的願景,只有代表各自國家的權力訴求。他們的區別則是,美國一開始採取守勢,而中國人憑借其紀律性、巨大的國內市場,其飛速進步無可阻擋。只要中國人不被腐敗等自身問題絆倒,那麼中國就會在21世紀內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
"如果是為了逼迫中國領導人作出必要的讓步,那麼發動一場對華衝突就是值得的。這些讓步包括進一步開放市場、更加重視智慧財產權、停止網路諜戰行為等等。但若目標是川普麾下強硬派所希望的遏制中國崛起,那麼這場衝突就會是徒勞的。遏制中國崛起,至多只能拖延幾年而已。"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18年3月,美國總統川普签署備忘錄,以中國侵犯美國智慧財產權為由,向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這標誌著這場大規模中美貿易爭端的開始。貿易戰給這兩大經濟體打下烙印,也影響著世界經濟的走向。
圖片來源: DW/D. Joswig此輪中美「貿易戰」早在2017年就初露端倪: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宣佈對中國進行301調查。《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被稱為美國單邊貿易保護政策的核武器。
圖片來源: Reuters/K. Lamarque2018年兩會前夕,習近平智囊劉鶴訪美,與美國財長姆努欽、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川普经濟顧問考恩會晤,與美方討論「中美關係和兩國經貿領域合作」。有分析認為,劉鶴此行或是為中美貿易摩擦降溫。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2018年3月8日,美國總川普签署公告,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徴税。後來,歐盟獲得一個月的豁免期並延長一次,不過,未能再次延長。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3月22日,川普宣布,根據301調查,對6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後發布清單為500億美元)。4月,川普再次表示,考慮對從中國進口的額外的1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
圖片來源: Reuters/J. Ernst作為回應,中國商務部先是宣佈對美國約30億美元產品中止減稅,隨後在美國公佈清單後,宣佈將對美國大豆等加徵25%關稅,涉及金額約500億美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18年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宣佈,將降低汽車關稅、改善智慧財產權保護等,被外界視為間接回應了美國的要求。次日,川普发推特感謝「習近平主席的友善言辭」。12日,中國商務部否認是「讓步」,稱相關舉措與中美經貿摩擦沒有關係。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Li Xueren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因中興違反美國政府制裁禁令向伊朗等國出口,將禁止該公司從美國市場購買元器件,期限7年。5月,中興發布公告,公司主要經營活動無以為繼。5月13日,峰迴路轉,川普发推特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合作讓中興恢復營運。川普的這一表態引起國會兩黨一些議員的批評。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L. Gene2018年5月17日,任中國副總理的劉鶴再度赴美談判。5月18日,中國外交部否認向美方「讓步2000億」,即讓美國削減貿易赤字2000億美元的說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 News Agency談判結束後的5月20日,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雙方已同意暫停加徵關稅。姆努欽稱,美中談判持續期間,美國已暫停向1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計劃。
圖片來源: Reuters/A.P. Bernstein5月29日,白宮宣佈,將在6月15日前公佈對約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徵收25%關稅的清單。此外,在6月底以前,還將公佈投資限制規定,加強對與「工業重要技術收購」相關的中國個人及實體的出口管控。中國外交部斥之為「變臉」,並重申「中方不想打,但也不怕打貿易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ediaPunch/CNP/C. Kleponis2018年9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經過7周的公告、聽證會及反饋,他已決定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徵收額外關稅。關稅暫定為10%,並於2019年起提升至25%。川普还稱,如果中國採取報復措施,「我們將對約267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這一金額將囊括全部中國輸美產品。
圖片來源: Reuters/B. Snyder中國對美國再度增稅立即做出回應。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佈,自北京時間9月24日12時01分起,對來自美國的大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或5%的關稅。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之後發表談話,對美方的行為表示遺憾,並指,「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全球自由貿易秩序,中方將不得不同步進行反制。」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W. Hong2018年9月26日,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考察東北農業大省黑龍江時表示:「行百裡路半九十,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沒任何時期比現在更接近,也沒有任何時期遇到現在這麼多的挑戰和困難。國際上,先進技術、關鍵技術越來越難以獲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逼著我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壞事,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g Han Guan貿易戰陰影籠罩下,中美雙邊在政治軍事層面的交往也在不斷降溫。2018年10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美雙方此前原則商定於10月中旬舉行第二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美方近日提出希望推遲舉行對話。「此前,《紐約時報》報導稱,中國取消了計劃10月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提斯的訪華行程,稱中國高級軍官沒空與他會面。圖為馬提斯今年六月訪問北京。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M. Schiefelbein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對川普强硬的關稅政策提出批評。通用電氣、高盛以及一些農業公司對白宮提出反對意見,稱相關政策」導致美國無緣於世界上最賺錢、增長最快的市場「。美國零售業領導協會稱,「受到懲罰的是美國家庭。消費者、企業和依賴貿易的美國就業崗位,則被丟在了不斷升級的全球貿易戰前線。」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L. Shengli2018年12月1日,作為G20峰會的一大亮點,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達成「休戰」90天的共識:川普同意不在2019年元旦起將關稅提升至25%,中國則同意大量購買美國農業、能源以及工業產品等。中美官方都對本次會晤予以積極評價。但三個月內,談判能否成功,貿易戰是否會死灰復燃?
圖片來源: Reuters/K. Lamarque但是,就在同一天,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過境加拿大轉機時被捕,幾天後該消息披露,逆轉了市場對中美貿易衝突緩和的樂觀情緒。12月7日在溫哥華的首場法庭聽證顯示,此案與美方指控華為在2014年前違反制裁伊朗禁令有關。美中兩國官方都宣稱,此案不會影響貿易問題談判,對「90天內達成協議充滿信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N. H. 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