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危險的游戲

2023年3月30日

上周舉行了國會聽證會之後,美國政界全面禁止TikTok的呼聲變得比以往更高,這裡既有數據安全的擔憂,也有政治角逐的考量。那麼,德國和歐盟是否也會採取類似步驟呢?

USA Das Weiße Haus verbietet TikTok auf Regierungsgeräten
圖片來源: NICOLAS ASFOURI/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時代》周報發表評論稱,儘管社交平台TikTok有刺探記者、刪除敏感政治內容的不良記錄,但禁止這款軟體,仍然不是德國應當考慮的選項。這篇題為《危險的游戲》的評論寫道:

"去年十二月,商業雜誌《富比世》報導稱,TikTok一直在跟蹤幾名記者,因為他們正在對該公司展開調查。TikTok的內部調查人員將記者的位置同本公司可疑員工的位置進行比對,以查清他們是否曾經會面。TikTok後來解釋說,這是個別管理人員的過激行為,並不符合公司宗旨。但這種說法似乎顯得蒼白無力,畢竟長期以來TikTok給外界營造了這樣的形象:對員工和用戶缺乏信任,對事實真相也是根據需要有所取捨。"

評論作者Ann-Kathrin Nezik 認為,儘管如此,美國的相關討論也不應在德國和歐盟引發連鎖反應,畢竟禁止TikTok未免過於激進。作者為此羅列了三條理由:

"首先,TikTok只是一個社交平台,而不是敏感基礎設施。涉及敏感設施的案例有很多。幾年前,中國通訊供應商華為一直試圖讓其組件進入德國的5G網。此舉引發了不安,因為這樣一來,中國就有可能獲得切入德國移動網路的通道,但並沒有證據能夠證實這種擔憂。不過,這種風險一旦被坐實,其危害性之大,遠非TikTok可比。畢竟後者只是一個充滿了模仿秀、歌舞表演和其他娛樂影片的App而已

其次,在這個平台裡,確實有未成年人相互鼓動做一些極其危險的勇氣測試,也有人在這裡散播仇恨和煽動性言論。但遺憾的是,有這些問題的絕非僅僅TikTok一家社交平台,而且這些問題更不會隨著TikTok遭禁而銷聲匿跡,想必很快就會出現新的平台,供人們發洩不滿。要是真心想保護青少年,就應當在傳媒教育方面多下功夫。

第三,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顯示TikTok在有系統地竊取用戶數據,並將這些數據移交北京當局,甚至交給中國共產黨。德國是一個法治國家,同中國這樣的專制國家有著本質的不同。因此,德國應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捍衛其為民主自由發聲的角色。簡單粗暴的禁止TikTok,將是對言論自由的嚴重干涉。只有找到TikTok危害國家安全的確鑿證據,對其實施禁止才是合情合理的。"

周二,歐盟27個成員國通過了"反制裁法",至此,歐盟遭到來自第三國的經濟制裁時,就有了快速反擊的武器。《商報》就此寫道:

"儘管這項法案並沒有提及任何國家的名字,但其矛頭顯然直指中國。2021年,由於允許台灣開設名正言順的外交代表機構,北京對立陶宛實施了經濟封鎖。中國視台灣為其領土的一部分,極力阻撓對台灣任何形式的國際認可。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開設之後,北京對立陶宛實施了嚴厲的經濟制裁。圖片來源: Taiw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via AP/picture alliance

此後,中國禁止進口任何立陶宛商品,其他歐盟國家的產品如包含立陶宛配件,也會受到影響。歐盟委員會對中國的禁運措施進行了強烈的譴責,並在世貿組織提起了上訴。

但是在歐洲人看來,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遠遠不足以防範來自外國的威脅勒索。歐盟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Bernd Lange )表示,有了這項新法規之後,歐盟未來就將可以實施強有力的反擊。他表示,有些國家將對外貿易當作政治武器,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朗格說,除了中國之外,'我們的盟友美國'也曾發出威脅稱,一旦歐盟引入數位稅,美國就會啟用懲罰性關稅。"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