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又苦又酸話香港
2017年6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南德意志報》利用了德國一個家喻戶曉的智力游戲"城市、國家、河流"(Stadt, Land, Fluss)的名字諧音,為關注七一香港回歸中國的稿件起標題,發表了題為"城市、國家、沮喪"(Stadt, Land, Frust)的文章,指出:"本周六,香港人應該走上前台,歡呼雀躍:20年前,英國人把這個大都市歸還給中國。但現在幾乎沒有人有什麼慶祝的心情。"
作者在開頭寫道:"許多事情永遠也不會變。所以香港人仍然會讓從北方的大中國湧入邊境的訪客們感到驚訝,後者早就習慣了把香港這座城市看作為他們自己的城市。而香港人仍然是在街道的左邊開車,紅燈亮起的時候,行人依然會停止不前。"
文章隨後寫道:"等時鐘敲響午夜12點的鐘聲時,就已經過了20年了。1997年7月1日。突然所有這裡的人都身在中國。一瞬間,客人變成了主人,主人變成了客人。156年過去後,客人們乘坐不列顛尼亞號離開。大英帝國的統治在這一分鐘真的變為歷史,香港這個直轄殖民地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的身份獲得重生。當時的香港成了中國,北京承諾,香港在未來的50年內也應該繼續是香港。也就是口號上說的'一國兩制'。"
作者隨後通過講述多個香港市民的親身經歷描述了回歸後部分民眾的心理變化。寫道:"不,香港還沒有徹底的變成一個中國的城市。司法機構的判決仍然能夠讓政府頭疼。每年6月初,城市中心的維多利亞公園裡,都會上演在中國其它地區難以想像的一幕。今年,又超過10萬名香港民眾參加了悼念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大屠殺死者的紀念活動。直到今天,這都是香港核心本質的一部分。中國的其它地區都在中國共產黨的強迫下集體失憶,香港是中國這塊土地上唯一一個能悼念那些死者的地方。"
作者介紹:"1997年過後,發生了沒有人能預見的事情。香港之前是一個接收外來難民的城市,一個避風港。而就在中國收回主權的時候,對於許多人來說,香港又成為了故鄉。'我們今天有很強烈的作為香港人的感覺。這個城市變得越中國,這種感覺就越強烈',香港大學學生會的梁晃維如是說。那些夢想香港獨立的人把自己稱為本土派。仔細捉摸,就會發現這個夢想即瘋狂又荒謬。就算在那些對現狀最失望的香港人中間,這樣的理念也不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但是就在幾年前,這種理念本身就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如今--讓北京也感覺到恐怖的是,這種理念在公眾討論中能夠得到一定的認同,這本身就很令人驚訝。這與許多年輕香港人的沮喪、憤怒和失望有關。"
歷史的諷刺又苦又酸
也是在香港回歸20年之際,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發表了題為"歷史的諷刺又苦又酸"(Die Ironie der Geschichte schmeckt bitter und süß)的文章,在引言中指出:"1997年7月1日,英國殖民地香港被歸還給中國。這不是它的末日,正相反:這個城市已經成為了那個人民共和國未來發展的藍圖。--伴隨著未知的後果。"
作者在文中寫道:"香港是有生機的。但它已經不再是彭定康1997年7月1日滿眼淚光乘不列顛尼亞號離開時的那個香港。他當時在'一國兩制'這個索羅門公式下交給中國的香港應該在接下來的50年裡享受所有民主自由的權利。 但當時眼含淚水的他可能已經能猜到,香港根本就沒有什麼和中國對抗的實力。因為當700萬人面對12億人的時候,這連大衛對抗歌利亞都不能算。事實也正是如此。從1997年開始,北京不斷擴大了在這個前英屬殖民地的影響力,讓忠臣擔任要職,讓'雨傘革命'自生自滅並禁言了自由媒體中許多舉足輕重的聲音--所用手段不是揮起審查的大棒,而是巧妙的對自我審查加以利用。"
文章隨後寫道:"這是歷史又苦又酸的諷刺,在過去的20年裡--哪怕是只在經濟的層面上,不是香港變得像中國,而是中國變得更像香港。香港已經成為上海、南京、深圳、廣州以及長江和珠江兩岸所有那些掙脫束縛城市的榜樣。它的摩天大樓、生活方式、節奏被大陸毫無保留的複製,以至於人們已經認不清哪個是原版,哪個是翻版。好像覺得這種又苦又酸的諷刺還不到位。偏偏香港唯一所剩下的獨特性如今也面臨著悲慘的命運:這個城市仍然是歐洲模式的法治國家,有其自己運行有效的政府監督機制、醫療衞生監管部門、監管部門、刑事偵察部門。正因為如此,數百萬計的大陸國人才會年復一年的湧入這裡,將香港一買而空。"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