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台灣的軟實力

2022年6月23日

俄烏戰爭的爆發,對台灣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一方面,台灣所處的危險境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國際關注,另一方面,台灣對烏克蘭慷慨的人道援助,也贏得了眾多中東歐國家的尊重和認同。

Taiwan eröffnet Botschaft in Litauen
圖片來源: 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撰文指出,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台灣已經向烏克蘭以及該國難民提供了四千萬美元的資金和580噸救助物資。本周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同布查市長通話,承諾將為該市重建工作提供資助。這篇題為《台灣的軟實力-台北在中東歐尋找夥伴》的文章寫道:

「台灣的慷慨捐贈主要有三個目的:首先,這些款項是台灣實施軟實力倡議的一個組成部分,台灣希望深化同中東歐國家的關係。來自台灣的部分援助就是在波蘭的幫助下轉交給烏克蘭方面的。其次,通過對烏克蘭提供財政支持,台灣自身受到中國武力威脅的狀況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國際關注。為此目的,台灣也加入了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第三,聲援烏克蘭,在台灣擁有極高的民意基礎。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也使台灣民眾對自身的危險處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正在不斷加碼。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承諾為烏克蘭提供的援助款項中,就包括一部分來自民間的捐贈。

捷克歐洲安全政策價值中心駐台北代表傑爾策夫斯基(Marcin Jercewski)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為台灣改善同中東歐國家的關係提供了契機。'為了感謝台灣對烏克蘭難民提供的幫助,今年五月,波蘭經濟部副部長皮卓夫斯基 (Grzegorz Piechowiak)曾專程訪問台灣。政治人物訪台歷來相當敏感,因為北京通常會做出激烈反應。傑爾策夫斯基表示,在對烏克蘭提供援助的問題上,台灣可以延續疫情初期改採用的口罩外交路線。當時各國面臨口罩短缺問題,台灣向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國提供了大量口罩。稍後,作為回報,這些國家則向台灣提供了疫苗。去年十月,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曾出訪上述三國。要知道台灣外長出訪中東歐國家並非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忌憚北京的反應,包括德國在內的大多數歐洲國家一般都不會接待台灣外長來訪。除梵蒂岡之外,目前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同台灣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正因為並不寄希望於獲得正式的外交認可,所以台灣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更是贏得夥伴國家內公民社會和議會的認可。"

俄烏戰爭也使台灣的處境受到了更多的國際關注。圖為中國軍機在台海巡航。(資料圖)圖片來源: Liu Rui/Xinhua/AP/dpa/picture alliance

報導指出,俄烏戰爭爆發後,北京表現出的親俄立場,強化了中東歐國家對中國的不信任感。而台灣在此背景下改採取的烏克蘭政策,顯然事半功倍。報導稱: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對台灣有利的條件。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曾對北京在其17+1對話機制承諾的投資寄予厚望,但最終期望卻變成了失望。立陶宛已經退出了這一對話機制,並成為允許台灣名正言順開設代表處的首個歐洲國家。為此,中國對立陶宛實施了經濟制裁,但台灣則專為立陶宛開始了一個價值超過十億美金的投資及信貸基金。

傑爾策夫斯基表示,美國也為立陶宛提供了經濟擔保,從而使該國挑戰北京時少了些後顧之憂。而華沙、布拉格和布拉迪斯拉發在推動親台灣政策時,也同樣會關注華盛頓的反應。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中東歐國家同台灣的關係曾相當熱絡,因為他們在反共和爭取民主方面有很多共同之處。布拉格曾呼籲給予台灣聯合國席位,而時任捷克總統哈維爾的夫人則曾訪問台北。台灣現在要延續這段九十年代的歷史。"

美國制裁令德國太陽能行業陷入窘境

美國的《維吾爾族強迫勞動預防法》已在6月21日正式生效。新疆是用於太陽能電池板的多晶矽的重要產地, 因此,這項制裁令也會對德國產生影響。《商報》寫道:

"這項法律將對德國的太陽能工業產生重大影響,儘管相關的行業代表一再宣稱,他們採用的材料同強制勞工沒有任何關係。歐盟議會已要求各成員國發布同美國類似的禁令,相關的討論也已展開。被控存在強制勞動而遭美國禁止的產品,德國還應當繼續進口嗎?沒有了來自新疆的多晶矽,擬議中的能源轉型還有望實現嗎?僅在今年五月,德國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和相關模塊,就必須去年同期增長了127%。

中國已經開始在其他省份興建太能能產品生產基地,這也許會緩解德國的燃眉之急。咨詢公司Lydekker的專家表示,雲南、寧夏和內蒙古的多晶矽年產量將很快達到85萬噸,將超過新疆當前的產量。"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