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告別"清零"也是一個痛苦的選擇

2022年12月5日

武漢出現首例新冠感染者三年之後,種種跡象顯示,中國領導層終於開始了對迄今為止的防疫政策的調整。至於當局是否會徹底告別"清零政策",目前尚無法定論。但官方宣傳機器顯然已開始為"與病毒共存"而造勢。

China Peking | Coronakrise
圖片來源: THOMAS PETER/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報》發自北京的報導稱,北京的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感受到官方防疫政策的變化。一些核酸檢測亭周末已經被拆除,部分感染者突然被獲准居家隔離,而不必前往方艙醫院。這篇題為《告別疫情也同樣痛苦》的報導寫道:

"宣傳機器已經開始進行鋪墊,例如官媒《環球時報》的大標題寫道:'國內科研團隊實驗驗證:奧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這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本來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但中國的宣傳機器卻將其包裝成'重大發現',以免讓14億民眾中有人會意識到,習近平引以為傲的'清零政策'可能要以失敗告終了。

事實上,現在逐步開啟的寬松防疫政策並非出於發自內心的信念,而是迫於外界壓力:上周發生的抗議事件讓北京意識到,經歷了兩年半的'清零政策'之後,人們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點。而今後幾周內,民眾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因為兩年多以來,各地政府為日復一日的群體檢測或建設方艙醫院投入了巨額資金,相比之下,增設急救病床的投入卻被嚴重忽視了。

醫療保健系統的緩慢發展也許會讓中國付出高昂的代價:一旦病毒開始不受控制的傳播,將會造成多少死亡病例,目前流傳著不同版本的預測。但所有版本的預測結果都很令人沮喪,英國公司Airfinity認為,中國屆時會有130萬至210萬人因感染新冠而死亡。而廣西防疫機構發布的一項最新評估則認為,死亡人數會超過兩百萬,另外最多會有兩億三千三百萬人感染。此前,香港已經採取過類似的放開措施。"

廣州市放寬了部分防疫措施,圖為拆除後堆積一邊的路障。圖片來源: CHINATOPIX/AP/dpa/picture alliance

按照世界各國的經驗,只有大幅提高民眾的疫苗接種率,才能有效減少重症和死亡。但中國八十歲以上老年群體中,接受過疫苗加強劑的比例只有40%。因此,在短期內大幅提升疫苗接種率,是中國面臨的一大挑戰。文章接著寫道:

"輝瑞和莫得納的mRNA疫苗也許能幫助中國緩解疫情,因為這兩款疫苗的有效性勝過中國出產的滅活疫苗。但目前仍無任何跡象顯示,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會接受來自西方的疫苗。

截至今天,沒有任何外國疫苗在中國獲得批准,一般認為,這同中國的民族主義自豪感有關,但目前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研究的 Tong Zhao則發推文稱,拒絕外國疫苗'也同一種偏執信念有關,即依賴西方疫苗會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無論如何,中國人的一項成就是不可否認的:德爾塔變異毒株在世界大多數國家造成大量死亡時,中國卻得以在幾乎沒有死亡病例的情況下安然度過。"

《每日新聞》網站(Tagesschau)發自北京的報導稱,總體而言,中國的防疫措施已經明顯放寬,但各地都有自己的土政策,顯然在逐步放寬疫情管控方面,中國目前並沒有整體的規劃。

"前一段時間,中國每天的新增病例曾連創新高。很多專家相信,隨著防控措施的放寬,感染人數也會進一步攀升。但官方的疫情統計數據中,感染人數非但沒有增多,反而呈現下降趨勢,這也許同檢測數量明顯減少有關。

十一月底發生抗議行動後,政府開始逐步放寬防疫限制。至於放寬防疫政策同抗議活動是否有關聯,目前還無從知曉。過去幾天當中,似乎再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北京和上海市內,上周曾發生過抗議集會的地點,警力已得到了明顯的加強。"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