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如何與中國保持學術合作

2023年9月26日

《時代周報》發表柏林自由大學和維也納大學兩位教授的客座評論,認為與中國的學術合作必須繼續成為可能。《奧古斯堡匯報》發表評論,認為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威脅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將會是一記烏龍球。

Chinas Zentralkomitee
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自由大學中國研究所教授Sabrina Habich-Sobiegall以及維也納大學漢學家Christoph Steinhardt在德國《時代周報》發表聯席客座評論,題為"與中國合作必須繼續成為可能!"

評論寫道:"鑑於與中國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德中學術合作面臨不得不自我辯解的壓力。大學、研究所被認為在與中國學術機構打交道時表現幼稚,以及財政上有依賴性。中國問題學者被認為僅研究'無批評性'的課題,並且沒有充分地表明政治立場。此外,還有警告稱,在德國的援助下,可軍用或者具有戰略意義的知識從德國流向中國。"

評論寫道:"核心問題是:各機構能否確定與中國夥伴的合作不會違背基本價值觀或者德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倘若不能,那該怎麼辦?"

評論寫道:"有一個建議是,在政府層面設立中國工作組,審查(學術)合作。然而,反對的理由是:基本法規定的學術自由必須在政治不得干預教學研究決定時,才能得到保障。民主價值觀意味著不得架空民主的基本秩序。"

作者寫道,柏林自由大學2021年設立了一個中國委員會,由中國問題專家和其他學者伴隨與中國機構的合作。但許多其它德國高校缺乏相應的中國專業知識。

評論提及不久前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終結了與中國留學基金委(CSC)的合作,原因是其獎學金學生必須簽合同,效忠國家。評論寫道:"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沒有認識到,即便沒有合同,中國學生也面臨著同樣的境況--對來自其它集權國家的學生來說也是如此。我們認為這一做法是錯誤的。"

評論寫道:"一些機構對此力不從心。我們因此呼籲設立德國範圍內的學術顧問委員會,不單由中國問題學者組成,而是跨學科的,為德國學術機構與中國的合作提供咨詢。"

電動車平民化 中國製造?

16:3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烏龍球"

《奧古斯堡匯報》發表題為"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懲罰關稅將會是一記烏龍球"的評論。評論寫道:"當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威脅對廉價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保護性關稅時,這對德國汽車業並沒有好處。"

作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布魯塞爾可以也必須盡可能為歐洲汽車工業創造有利的框架條件,正如中國為其汽車工作所做的那樣。"

評論回顧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的歷史,寫道:"在巨大的美國汽車市場上,日本車型多年來備受青睞,其原因在於,華盛頓曾一度想要拯救本土製造商高油耗的大型車。"

評論寫道:"日本車在一系列威脅的壓力下,技術日臻完善,開發出高效的生產方法,不斷適應顧客需求。後來,日本車乾脆在美國設廠,進口稅的話題也就成為過去。如今,豐田公司最大的工廠位於肯塔基州。"

評論寫道,如果德國製造商想在國際競爭中立足,必須想一想自己曾經的優勢何在。"價格便宜的甲殼蟲曾讓工人階級以及美國大學生一樣興奮,大眾麵包車讓受到手工業者和嬉皮士的喜愛。保時捷911的曲線、梅賽德斯S級的奢侈以及寶馬的駕駛動感讓全世界的人感到驚奇。這些如今都需要對氣候保護有利的轉型。"

評論寫道,1970年代,日本汽車進入德國市場時,曾一度被領頭羊嘲笑。但隨後,德國製造商接受了這一挑戰。"正如那時一樣,如今他們準備趕上在電動汽車方面的差距。這場有關保護性關稅的辯論的主要推動者,是旗下有歐寶、標致和菲亞特品牌的強大的斯特蘭迪斯集團,在面對中國競爭時,更應當在自己的流水線上尋找答案。"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