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新疆人權與大眾的中國業務

2022年2月15日

新疆惡劣的人權記錄受到持續關注,而在新疆開設有工廠的德國大眾也因此成為眾矢之的。儘管大眾堅決否認其新疆工廠中存在強制勞動等問題,但德國政府和歐盟還是決定要對大眾展開深入的調查。

China Auto Show Shanghai 2021 | Volkswagen ID 6
大眾推出的ID系列在中國市場反響平平。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梅克爾時代"以商促變"對華政策的蔭庇之下,德國大眾的中國業務一直順風順水,大眾汽車也成了德中經濟合作的樣板。不過,《每日鏡報》發表長篇報導指出,隨著德國紅黃綠政府的上台,大眾公司的處境可能也將發生變化。這篇題為《大眾的中國業務受到密切關注》的報導指出:

"迄今為止小心翼翼的對華政策可能會發生變化。正如聯合執政協定中指出的那樣:'我們會關注中國踐踏人權的問題,新疆的情況尤為如此',德國新政府希望中國承擔起更多的義務。德國綠黨籍外長貝爾博克建議對來自新疆的產品實施進口禁令。她表示,對於踐踏人權的問題,絕不能視而不見。在對華政策問題上,貝爾博克認同美國政府的做法。而美國政府則將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受到的打壓稱為'種族屠殺'。

美國電動車企業特斯拉在新疆開辦展示廳一事,曾招致廣泛的批評。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羅比奧發布推文稱:'一些企業在幫助中共政權隱瞞新疆的種族屠殺和奴化政策。'而拜登總統的發言人也發出警告稱,那些在中國業務中參與了強制勞動和人權踐踏的企業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聯邦政府新任人權事務專員阿穆茨貝格(Luise Amtsberg)拒絕就大眾新疆工廠一事發表評論。來自德國外交部的聲明只是表示,外交部經濟司同眾多德國企業都保持著聯絡,其中也包括從事中國業務的德國企業。"

報導稱,一些政界人士呼籲大企業必須承擔起公共義務,"柔聲細語"討論人權問題的現象必須要改變。

「對於大眾公司來說,政界的壓力來得很不是時候。該公司的中國業務目前並不順利。去年大眾在華銷售量下降了14%,汽車銷售總量已降至330萬台。疫情和晶片短缺給大眾公司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前不久,由於發現新冠病例,大眾甚至不得不暫時關閉了一家工廠。

至於大眾在烏魯木齊工廠及其周邊的情況如何,外界難以做出評判。因為當地政府並不歡迎記者和政界人士開展實地考察。曾有媒體報導,當地政府阻止或制裁對大眾烏魯木齊工廠勞動標準展開獨立調查的嘗試,但大眾公司對此不予置評。大眾公司只是表示,有關調查需符合'企業標準和當地法律'。"

商報說,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上的黃金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

《商報》也發表長篇報導,宣稱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上的黃金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不過,這篇報導對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上的悲觀預測倒是同人權無關,而是認為德國傳統汽車廠家已經無法滿足中國客戶對新技術的要求。報導寫道:

"大眾公司正在採取緊急措施,試圖扭轉不利局面。今年夏季,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Ralf Brandstatter) 將從沃爾夫斯堡大眾總部調往北京,擔任大眾公司中國業務負責人。這位即將赴任的大眾中國總管計劃將首先從軟體入手改善大眾品牌形象。他表示:'今後在中國開展更多的技術方案研發實屬必要。'為此目的,大眾在中國的IT專家人數將從目前的七百人增加一倍。同寶馬和賓士一樣,大眾也正在將越來越多的研發資源轉移至中國。

鑑于智慧財產權保護仍屬中國的薄弱環節,因此觀察家們普遍認為,在此大背景下將研發部門轉往中國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但德國汽車廠商的這一舉措卻令中國領導層非常開心。因為這也正是中國政府求之不得的事情:外國企業如果想在中國銷售產品,就請先把企業的核心即研發部門轉移至中國境內。如此一來,德國汽車工業也就為中國的專業人才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