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德國法官的VIP中國之旅

苗子(摘編)
2018年11月8日

德中法治國家對話框架下,一個德國法官代表團參觀了中國兩個省份的各級別法院。德語媒體還關注了中國高校的言論自由。

China Gericht Gerichtsgebäude Logo
中國一家法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時代周報》寫道:"海弗曼(編者註:為假名)與另外9位德國司法工作者乘坐一輛大巴,在三輛警車的護送下,行駛在百萬人口城市烏蘭浩特被封鎖的六車道馬路上。……興安盟中院的人們在等待我們。"

"這趟旅程要歸功於施羅德。……他於1999年開啟了德中法治國家對話。自2011年以來,兩國法官代表團互訪。2018年夏天是來自柏林和布蘭登堡州的代表團。……在10天內,他們要訪問兩個省份的基層、中級和高級人民法院,每個地方停留不到24小時。"

"從北京高級人民法院開始,就令人震驚。代表團在四樓面對著一個巨大的LED屏幕。……這是中國司法的星象圖。從這裡可以收看該國28000個法庭的音像……不過,這不單只有老大哥能看,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選播。"

"有時也令海弗曼羨慕,比如這裡使用麥克風和語音識別自動記錄所有審理過程。在德國,法官旁邊還有一位筆錄員。……從食堂的免費午餐以及法院內部的健身房來看,海弗曼有那麼一刻覺得社會主義更好。他的法院連自動飲料販售機都沒有。"

"現在前往烏蘭浩特。那裡的中級人民法院要舉行一個兩國民法比較座談會。……座談會結束後,海弗曼發現:兩國的法律規定相差並不遠。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孔子的誕生地自願選擇按照德國法律的規則與工具解決爭端。"

"接下來乘飛機前往與蒙古邊界處的阿爾山市。在當地法院,我們旁聽了一次民事調解。……特別是法官的交流方式不同。在那裡是這樣的:'我問您答!'案件是有關一筆僅部分還清的5萬元私人貸款。被告的一對夫婦沒有爭辯。……法官最後提出調解方案。……就是這樣,沒有討論。法官既沒有考慮最初的利息就可能是不道德的,也沒有關心社會弱勢的被告是否有能力還款。"

"越深入內陸省份,待客的熱情越高漲。……我們從法院的活動回到賓館後發現,我們房間內頭一天穿的衣服已經洗好了,儘管我們並沒有定這個服務。我們一路上是在VIP的泡沫裡。"

"海弗曼在設想,明年中國代表團來德國會是怎樣的。…….他曾在南高加索做過幾年司法顧問。那裡會議室的桌子差點被上面的美食壓垮。等高加索人到德國的時候,有Lidl(編者註:平價連鎖超市)的餅乾,2升的瓶裝水,配著塑料包裝牛奶的咖啡。"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Z. Muzhi

"批判的精神"

《法蘭克福匯報》的文章關注中國高校自由空間的進一步緊縮,特別是有學生舉報老師的現象。

文章寫道:"中國的大學儘管從未是自由的寶地。但新近對的思想的控制明顯加強。一名教授匿名表示:'每個較大的講座都有打小報告的學生。他坐在北京一所大學的咖啡廳裡,指著天花板說:'您看,甚至這裡也有攝影頭。'討論課教室也有。他低聲說,他的同事們時常提醒他,說話要謹慎。現在他只有在認識所有在場學生的討論課上才會放開講。"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