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德國綠黨為何讓北京憂心忡忡

2021年9月28日

曾經12次出訪北京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在中國享有極高的聲譽,但新一屆德國政府上台後,梅克爾推行的溫和對華路線還會得到延續嗎?

BTW 2021 Deutschland Potsdam Annalena Baerbock
綠黨主席之一:貝爾博克圖片來源: Jan Woitas/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撰文指出,即將上台的新一屆德國政府可能會改變梅克爾較為友好的對華政策,這一點令北京非常擔憂。這篇題為《綠黨帶給北京恐懼》的文章寫道:

「對北京來說,無論下一屆德國總理是拉舍特,還是肖爾茨,這都不是最大的問題。按照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基民盟主席拉舍特曾表示,德國的富裕完全依賴於同中國的貿易。肖爾茨則被看作是對中國更為友好的政治家。在中國,即便是級別較低的社民黨政治家也都會受到中國共產黨極高的禮遇。然而,在北京看來,一旦由綠黨政治家出任德國外交部長,其政策將變得難以預料。中國官媒一直在強調,綠黨主席之一貝爾博克『沒有從政經驗』且一向對中國持批評態度。不過,一般認為,在環保問題上,她也會尋求同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碳排國開展合作。


事實上,德中關係中尚待解決的細節問題,並不是中國最為關心的。2020年底,梅克爾總理在歐盟輪值主席任期內的最後幾個星期內,促成了歐中投資協定,以保障雙邊企業能夠進入對方市場。但該協定目前已經被歐盟議會擱置一旁。」

報導指出,德國擬議中的供應鏈法、中國的5G技術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都是德中關係中的爭執焦點,但中國最大的擔憂在於,德國以及歐盟會進一步同美國結盟。文章寫道:


「中國頗具影響力的《光明日報》周一發表評論稱,貝爾博克在選戰期間自覺自願地『走到了美國一方』,宣稱要採取強硬的對華路線。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吳志峰提出的戰略建議是,中方應當對德國和歐盟採取剛柔並濟的策略,鼓勵歐洲以獨立自主的姿態出現在國際舞台上,而不去參加美國總統拜登主導的抗中聯盟。

梅克爾總理極力促成的《歐中投資協定》已被歐盟議會擱置一旁。圖片來源: Johanna Geron/AP/picture-alliance

但問題在於,一旦迄今為止對華政策的基礎不復存在,北京又能給歐洲提供什麼好處呢?上周,歐盟駐華商會以前所未有的強硬口吻抱怨,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努力擺脫對外國的經濟依賴,德國技術也將因此面臨挑戰。德國工業聯合會也證實,中國聚焦『自給自足』將會使歐洲企業在中國這一重要市場的前景變得更為黯淡。綠黨主席貝爾博克今年八月曾在《法蘭克福匯報》撰文批評北京的『不正當手段』,並呼籲實施『不同以往的對華政策』。她寫道:德國不能繼續屈從於一個專制政權了。」

中國要減少「非醫學需要的」人工流產

中國國務院周一發布指導意見,宣稱將致力於減少「非醫學需要的」人工流產。該指導方針並沒有具體說明政府是否會以及如何限制墮胎。瑞士出版的《新蘇黎世報》認為,這是中國政府遏制人口減少趨勢的一個新舉措。該報寫道:

「儘管當局取消了一胎化政策,但近年以來墮胎個案卻一直在增加。在2014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的平均墮胎個案為每年970萬,比2009年至2013年平均增加了51%。有鑑於此,中國新發布的指導方針是否能扭轉人口走勢,顯然是值得懷疑的。

越來越多的夫婦不願意要孩子,其主要原因是大城市中高昂的生活成本。幼兒園、中小學、大學學費以及房價,過去幾年都在一路飆升。為了遏制不斷上漲的教育費用,政府前不久已經下令,今後不得營運以盈利為目的的補教機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