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拜登向北京發出明確訊號

2022年5月25日

本周一,美國總統拜登在東京明確表示,一旦北京武力犯台,美國必將出手相助,儘管白宮隨後立即出面澄清,強調華盛頓的對華立場並無變化。但拜登的表態仍引起了各方的揣測。

Japan | Joe Biden in Tokio
圖片來源: David Mareuil/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稱,作為一位諳熟美國外交政策的總統,拜登不可能不瞭解白宮在對台問題上的"戰略模糊"立場,因此他此番"毫不含糊"的表述或許並非一些媒體揣測的"口誤",而是向北京發出的明確訊號,就像他此前在波蘭明確要求普丁下台一樣。這篇題為《拜登向北京發出明確訊號》的評論寫道:

"很顯然,就當前的太平洋局勢而言,採取戰略模糊的立場顯然要比戰略清晰更為危險。北京在該地區加快了勢力擴張,同美國及其盟友的對抗日趨明顯。在此背景下,戰略性灰色地帶越大,擦槍走火引發軍事衝突的風險也就越大。

對專制政權採取戰略模糊策略,是多麼的有侷限性,歐洲人現在有了切身的體會。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之前,德國總理就一直是戰略模糊策略的積極倡導者。正是基於這一策略,他拒絕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就德國是否會叫停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工程做出明確表態。白宮的一些外交官認為,肖爾茨的戰略模糊非但沒有對普丁起到威懾作用,反而助長了他發動侵略戰爭的野心。

拜登毫無興趣讓歐洲戰事在太平洋得到重演。就其政治意味而言,台灣之於北京同烏克蘭之於普丁非常相似。同烏克蘭的遭遇一樣,美國政府也確實無法阻止一個專制政權出兵攻打台灣。但華盛頓能夠做的,則是公開而明確告訴這個專制政權,動武需要付出極高的代價。中國現在已經明白,一旦對台發動進攻將引發同美國的軍事對抗。"

評論指出,為此目的,美國正在擴展和加強在印太地區的盟友關係,其中包括同澳洲和英國組建的"美英澳安全協定"以及本周在東京舉行峰會的美日印澳"四方對話機制"。評論寫道:

《南德意志報》:美日印澳峰會只達成了一些不關痛癢的共識。圖片來源: Masanori Genko/The Yomiuri Shimbun/AP/picture alliance

"但美日印澳四方峰會達成的共識卻是一些不關痛癢的內容:各國將共同評估衛星圖片,以更好地監控中國軍民船隻在印太海域的行動軌跡。另外,每年還將向上述國家的自然科學學者提供一百個獎學金名額,讓他們去美國學習深造。

在此大背景下,恐怕真正能讓北京有所觸動的,也就只有拜登總統對台問題的新表述了。至於拜登這番表述是否真正觸動了北京,倒也還很值得懷疑:正當拜登在東京打造抗衡北京的民主聯盟之際,中國和俄羅斯戰機卻在日本海上空進行了聯合巡邏。"

因發動侵烏戰爭,俄羅斯已經成了國際社會譴責的對象。《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中國也很可能會步俄羅斯的後塵,受到國際孤立。在這種背景下,德國政界和經濟界如果繼續堅持迄今為止的對華路線,顯然是極不明智的。這篇題為《盲目的德國》的評論寫道:

"德國還能夠一如既往地繼續同中國做生意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很快就有可能像俄羅斯一樣,為西方世界所不齒。繼續保持對中國的高度經濟依賴,簡直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德國雖然也承認中國是個'制度性競爭對手',是一個受到政府操控的市場經濟體,是一個存在補貼和監控問題的國度,但同時也認為,同中國合作利大於弊。但過去幾年以來,中國的專制趨向日趨明顯,在這個國度裡,生命和自由價值已經變得毫無意義。

上海及其他一些城市中,數千萬人被關在家中,接受長達數月的隔離,而基本的食物供給卻得不到保障。北京不惜一切代價全面掌控了香港,又在新疆對穆斯林民眾進行精神和肉體的折磨。如果中國接下來再對台灣發動武力進攻,德國又該如何應對呢?"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