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拜習會後 中美關係風雲依舊

2023年11月16日

時隔一年,中美首腦終於再次舉行了面對面的會談,這對避免雙邊關係的進一步惡化顯然是個積極訊號。但在一系列核心問題上,北京和華盛頓依然存在嚴重的分歧,因此多數德語媒體認為,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依然難以預料。

USA | Treffen Xi Jinping und Joe Biden
圖片來源: Doug Mills/AP Press/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在台海等一系列核心問題上達不成共識,中美關係隨時都有可能再度惡化。這篇題為《中美關係依舊脆弱和不可預測》的評論寫道:

"一年前,拜登和習近平也曾舉行過會晤。同現在一樣,拜登當時對會晤的評價也大致相同:'這是一次開誠布公、具有建設性的會談。'他承諾,發起一場新的冷戰毫無必要。而數月之後,中國間諜氣球飛入美國領空的事件,就引發了一場外交危機。拜登進一步擴展了對華經濟戰的範圍。雙方高層的溝通也陷入了極端危險的停滯狀態。經過幾個月的艱苦磨合,情況才有所好轉。

三藩市峰會後,中美領導人都對雙邊關係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表現出了切實的興趣。習近平這樣做,可能更多出自經濟原因。他的國家目前正在面對經濟衰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因此,他非常希望能重新提振同美國的商貿及投資活動。

《新蘇黎世報》:擺脫經濟困境可能是習近平改善對美關係的動力之一。圖為中國一處爛尾的建築工程。圖片來源: DW

而鑑於大選在即,拜登希望穩定中美關係主要是出自政治方面的考量。除了恢復軍事聯絡之外,拜登還促成了另外兩項協定:打擊芬太尼和遏制氣候變化,這足以成為拜登顯示其外交成就的資本。至於上述協定僅只是表明合作意向,還是能夠被付諸行動,就有待進一步觀察了。事實上,為了應對全球性挑戰,中美兩國的攜手合作是不可或缺的。"

評論指出,為了降低中美發生直接衝突的風險,雙方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比如制定防護欄、確定競爭的框架和紅線等等:

"但即便如此,也難以完全規避風險。一個最根本的事實是,超級大國美國認為其經濟和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正在受到中國崛起的威脅,而且美國已經意識到,一個專制國家獲得更多的全球影響力將會帶來怎樣的風險。"

對於剛剛結束的中美峰會,柏林出版的《日報》發表評論寫道:

"中美兩國在當今世界各主要衝突中立場截然對立,而台灣問題更有可能引爆中美之間的直接戰爭。明年一月台灣以及明年十一月台灣和美國的大選,都有可能引起衝突的進一步升級。

《日報》:台海危機可能會引發中美開戰。圖為中國空軍在進行演習。圖片來源: Jason Lee/REUTERS

華盛頓和北京現在既無意願、也無能力建立起更大規模的避險機制。他們固守各自立場,並將嘗試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左右事態的發展。事態的確令人擔憂,但也符合絕不流露讓步妥協跡象的預設立場。本次峰會上,這一立場得到充分體現。"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