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奧地利《標準報》撰文分析,中國如何「從世界工廠變成全球公敵」?文章指出,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對西方企業頗具吸引力。廉價的勞動力、相對穩定的結構和不斷增長的國內市場提供了一個充滿吸引力的環境。但昔日的夥伴已經變成了威脅。
文章描述20多年前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中國的身上還完全找不到系統性敵手的影子。當時「全球化是世界共同發展的口號。從西方政治家的角度來看,將生產轉移到中國同時解決了兩個問題:企業不僅可以從更便宜的採購價格中受益,而且還能夠實現本國環保和民權運動要求實現清潔生活環境的願望。……在出現所謂的轉折點之前,政治基本上不介入經濟。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復興的自由市場理念還包括減少補貼和依靠市場力量。」
過去半年中,「去風險」取代了「脫鉤」,逐漸成為歐美國家對華經濟和安全政策的一個共識。這個概念最早出自哪位政治家之口,又是如何在國際上被討論和接受的?
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2023年3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兩個歐洲智庫主辦的活動中用英語發表演講。她指出中國和歐洲之間的經濟關係正變得越來越不平衡,中國「明確地將軍事和商業領域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給歐洲安全帶來了風險,因此需要去風險,並且更好地運用現有工具,以維護歐洲經濟利益。「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非黑即白,而我們的答案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們必須聚焦於去風險(De-Risking),而不是脫鉤。」
圖片來源: VALERIA MONGELLI/AFP/Getty Images馮德萊恩的講話獲得了巨大關注。「去風險」這個說法也隨即開始在德國和美國被媒體和政界人士引用。《紐約時報》認為,這一表述是對歐盟對華關係新的概括,德國和法國外交官此後在國際組織中推廣「去風險」的概念,並使之體現在當年5月廣島G7峰會聲明的內容中。德國《明鏡》周刊則指出,馮德萊恩希望在用詞上保留空間,與美國一段時間以來使用的「脫鉤」有所區別。
圖片來源: Ole Spata/dpa/picture alliance德國外長貝爾博克4月中訪華期間也表示,德國並非要與中國「脫鉤」,而是要「降低風險」,就是說歐洲應降低對中國「不健康」的依賴。同時出席記者會的中國外長秦剛則回應說,「中德是夥伴,不是對手」,雙方在供應鏈上相互依賴「是市場規則下最優的選擇」;只要兩國都保持開放,「就沒有必要擔心所謂的依賴」。
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有德國媒體注意到,最早公開使用「去風險」一詞的並不是馮德萊恩,而是德國總理肖爾茨。2022年11月德國《明星》雜誌(Stern)在肖爾茨訪華前的一篇報導中引述他談到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性時說到:「去風險和多樣化是當務之急。」但當時這一說法並未引起特別的輿論關注。
圖片來源: Kay Nietfeld/dpa/picture alliance「去風險」(De-Risking)一詞並非新近的發明,而是一個金融行業的術語,指的是銀行或投資者收縮或終止交易關係,以降低支付違約的風險。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2023年1月,亦曾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歐盟雖需要「與中國合作和貿易」,但仍須修正與中國的商業交易方向,尋求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降低風險,而非脫鈎」。
圖片來源: Boris Roessler/dpa/picture alliance華盛頓的官員也開始使用「去風險」的表述。今年4月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講話時表示,「去風險意味著擁有彈性的有效供應鏈,並確保我們不會受到任何國家的脅迫。「」我們只是要確保美國和盟國的技術,不會被用來對付我們自己,」而並不是要切斷貿易,他強調,「正如馮德萊恩主席不久前所說的。」
圖片來源: Nathan Posner/AA/picture alliance德國《商報》指出,在這個問題上,馮德萊恩、德國總理肖爾茨以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顯然已經形成了共識。「同'脫鉤'不同的是,'去風險'的目的並不是要在經濟上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
圖片來源: Jens Schlueter/AFP5月的廣島G7峰會結束後,英國首相蘇納克(左二)對媒體表示,英國和G7集團其它國家在共同尋找方法,減少中國帶來的挑戰。「這一切都是關於去風險,而不是脫鉤。」他補充說:「我們(七國集團)正在採取措施防止中國利用經濟脅迫來干涉其他國家的主權事務。」
圖片來源: :Simon Dawson/Avalon/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對G7會議公報本已大為不滿的北京做出激烈反應,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指責首相蘇納克的言論是「鸚鵡學舌」。中國外交部(圖)之前就G7公報表示:「對於所謂『經濟脅迫』,美國大搞單邊制裁、『脫鉤斷鏈』,才是把經貿關係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脅迫者』。我們奉勸七國集團不要做經濟脅迫的同謀和幫兇。」
圖片來源: S. Shaver/dpa/picture-alliance中國總理李強6月27日在天津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說:「現在在西方,有些人在炒作所謂的『降依賴、去風險』,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看,這兩句話就是一個偽命題。」他認為,風險管控應該由「企業去做相應的判斷和選擇」,政府和相關組織「不應該去越俎代庖,更不應該將去風險擴大化、政治化、意識形態化」。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共同的對華政策也是6月30日結束的歐盟峰會上的一個重要議題。峰會聯合聲明稱,將支持繼續保持同中國的經貿關係,同時減少歐洲對中國的的經濟依賴。"去風險"在本次聲明中正式登場,成為一個概念,今後歐盟將以它作為指導方針推出對華戰略。但有批評指,歐盟目前表述的「去風險」仍缺乏具體的計劃和責任規範。
圖片來源: Rainer Unkel/IMAGO2023年7月13日,德國聯邦內閣通過首份對華關係戰略,「不脫鉤、去風險」是重要內容之一。文件稱,德國將繼續與中國的交流與合作,同時應「降低關鍵領域的依賴性」。德國政府將提高社會對涉華風險的敏感度,加強與企業的交流,提醒企業做好風險管控。文件還強調,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是不可接受的,台海軍事衝突升級將影響到德國和歐盟的利益。
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 文章寫道:「然而如今,關於中國的爭論以『去風險』、『脫鉤』、多極世界秩序和冷戰2.0等術語為特徵,有時甚至會談論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空軍4星上將、空中機動司令部司令米尼漢(Mike Minihan)預計中美之間將在 2025年開戰。美中兩國長期以來一直在經濟和意識形態上存在衝突。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許多歐洲人也一直在批判性地思考與北京之間的密集商業往來。我們對中國的依賴不是比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還要多嗎?2023年9月,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 (Annalena Baerbock) 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形容為「獨裁者」 — — 這激怒了北京領導層。」
文章提出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讓北京從機遇變成了威脅?」
什麼是脫鉤?什麼是去風險?
文章認為,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國只是變得更成功。例如,無論是在電動車、機械設備、機器人都多種行業和領域,中國企業不但迎頭趕上甚至超過了西方的同行。
文章繼續寫道:「上海周邊的長三角地區堪稱全球經濟的心臟。1.4億人口居住在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近80%居住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等特大城市。20年來,已有數以萬計的國際企業落戶於此。」
然而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執行的嚴苛的防疫政策導致長三角地區的物流停滯。「世界各地的貨物和重要產品突然失蹤了。……曾經全球化帶來的准時生產突然蕩然無存。美國尤其意識到,過去20年產能逐漸減少並轉移到中國意味著什麼。……在西方,人們得出的結論是,他們需要更加獨立於中國。」
文章寫道:「中國不再像15年前那樣還是全球希望的承載者。在習近平的統治下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方對這一事態發展的反應也變得更加激進。世界不再共同成長,而是越發分離。這就是許多中國問題專家和愛好者所抱怨的——全球化時代的終結。」
全球化時代結束了嗎?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武警會在中國侵台行動中扮演哪種角色?
《商業內幕》關注到中國可能會讓武警部隊在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文章引述華盛頓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亞洲接觸項目主任萊爾‧戈德斯坦(Lyle Goldstein)的看法:「根據我的觀察,他們(中國武警)訓練很刻苦,裝備精良,紀律嚴明。他們接受了嚴格的思想培訓,因為在我看來,他們可能是入侵該地區(台灣)的主要後備力量……如果發生全面入侵,我認為兩棲攻擊不僅是可以想像的,而且是完全有可能的。」
倫敦國王學院東亞戰爭與戰略教授帕塔拉諾 (Alessio Patalano) 認為考慮到武警在城市的訓練,讓其參與接管台灣的行動是有意義的。
「他說,武警擁有『訓練有素』的特種部隊,參與外科手術式的軍事行動,捕捉戰略目標,其機動性、速度和對城市地區行動的熟悉程度至關重要。……因此,在奪權的想定或在行動的早期階段使用武警奪取關鍵港口和機場基礎設施,即使不是首選,也應被視為可行的選擇。」
英國皇家聯合研究所國際安全團隊高級研究員謝特勒-瓊斯 (Philip Shetler-Jones) 表示:「如果台灣人民反抗中國佔領者,那麼中國將不得不訴諸自己的警察部隊,這可能會相當漫長。」他補充說,越多的武警部隊能夠承擔「公共秩序」任務,就會釋放更多的戰鬥部隊。
文章指出,「軍事專家們和國防官員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跡象,例如武警部隊在過去20年中的快速現代化以及在台灣周圍的演習,均表明中國可能會在幾年內採取行動。」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