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曼海姆晨報》認為,中國既沒有遵守維護香港自治的承諾,也沒有兌現向德國真正開放本國市場的承諾,柏林必須就這兩點向北京提出批評。
"梅克爾在北京的訪問,證明了她不僅僅是關注經濟利益的現實政治家。她也伸張了香港的'法治和自由'。這種表態當然不討北京的歡心,中方一直在強調不干涉內政。但是在香港問題上,這是無稽之談。在2047年前確保香港自治權利的'一國兩制',是國際條約中北京必須遵守的義務。要是動用軍隊干預香港,那才是違反了不干涉(香港)內政之原則。……出口大國德國當然會繼續和中國做生意,儘管後者有著種種有違西方民主原則、壓制少數派的行為。但是,不能夠為了目的就不擇手段,'沉默是金'這句話並非永遠適用。"
《法蘭克福匯報》指出,梅克爾切不可高估自己的作用,香港特區政府撤回爭議法案,不過是因為中國政府想在10月1日國慶日之前緩和一下局勢而已,在這之後再下重手並非不可能。
"儘管香港特區政府--當然是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之下--本周向民主派人士做出了一些友好的姿態,但是,示威者依然沒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這個政府。中國當局最為害怕的,似乎就是其民眾感染一種叫作'自由'的病毒。如果真的出現硬碰硬的局面,即便是老朋友的警告,中國當局也不會聽。"
《漢諾威匯報》則認為,梅克爾無法對中國構成實質影響的原因是德中兩國實力差距太大。
"我們必須摒棄這種幻想:小小的德國能夠對中國的人權政策構成實質性的影響。14億人口的中國已經是世界強國,德國則至多是一個中等規模國家,影響力還在下滑。在對中國政策中突出道德,固然可以安慰我們的良心;但是在現實政治中,這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斯圖加特報》則擔心,德國的對華政策,今後將越來越難以在價值觀和經濟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梅克爾必須要捍衛西方價值觀,但是也不能忽視經濟合作中的德國利益、不能忽視外界對香港發生嚴重衝突的擔憂。然而,在中國問題上,從這兩個極端之間找到正確道路越發困難。一方面,這是因為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通過經濟開放來讓中國政治更自由的希望已經落空。"
馬格德堡出版的《人民之聲報》倒是認為,德中關係現在相當不錯,可以抵禦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
"誠然,德中關係現在並非毫無阻礙:中國想要獲取西方的技術,還想要加大在德國的收購力度,這讓德國經濟界產生了狐疑。但是,德中合作的基礎已經十分全面,因此在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中,這種雙邊關係可以成為抵禦危機的保護傘。華盛頓當然會詛咒這樣的德中關係:在美中貿易戰正酣時,德國漂向中國,簽署了令人炫目的協議。跨大西洋關係中,相互體諒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如今大家都為所欲為。造成這一局面的,正是一直粗魯行事的美國總統川普。"
《時代周報》網站則刊文指出,梅克爾在北京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談到了香港問題,這固然值得讚揚。但是在體制競賽越發明顯、中國經濟自身近期又遇到許多困難的情況下,梅克爾本應該在公開場合以更加明確的語調批評中國,而不是在閉門會議上搞"靜默外交"。
"是時候公開地、用每個人都能明白的清晰措辭去批評中國的制度了。這是一種壓迫性的體制,還會對自由開放社會構成威脅。鑑於中國現在正遇到許多困難,因此有可能更願意接受批評。中共領導人完全能夠承受明確的措辭。在中國,堅定的姿態會收獲尊重,畏手畏腳則會遭到嘲笑。因此,政治上的謹慎,只會被解讀為軟弱。"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從2005年出任德國總理至2021年卸任,梅克爾總共12次訪華,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位德國政壇「鐵娘子」的歷次中國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Jensen
「你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你也即將卸任德國總理,中國人重情重義,我們不會忘記老朋友,中國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在梅克爾即將卸任之際的2021年10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同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影片會晤時,高度評價對中德、中歐關係發展作出的貢獻。在其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裡,梅克爾曾12次訪華,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
圖片來源: Liu Bin/XinHua/dpa/picture alliance2006年5月,出任德國總理剛半年的梅克爾首次訪華,受到廣泛關注。她的前任施羅德與中國關係密切,梅克爾曾以反對黨領導人的身份批評施羅德政府的對華政策。在此行中,她除了在北京與胡錦濤、溫家寶舉行會晤外,也前往上海,體驗了磁懸浮列車(圖)。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paweb/epa/R. Vennenbernd2007年8月,梅克爾第2次訪華,當時正值中德建交35周年之際。她在此行中前往南京,為德國在華系列文化活動「德中同行」揭幕,並與南京大學師生交流(圖)。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Grimm2007年9月,梅克爾在總理府會見了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引得北京勃然大怒,德中關係隨之進入「冰期」。2008年兩國關係開始回暖。2008年10月,梅克爾前往北京,出席亞歐峰會並與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舉行會晤。她在北京受到了熱情接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pa/P. Grimm在這張照片上,德國政壇「鐵娘子」顯得格外溫柔。這張圖片攝於2010年7月西安,當天正好是梅克爾56歲生日,按中國屬相屬馬的她正與兵馬俑陶馬合影。在她的此行中,德中簽署了多項經濟技術合作協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Jensen2012年2月,梅克爾第5次訪華,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並在溫家寶的陪同下前往廣州,出席德中經濟論壇,參觀德國隧道設備製造商海瑞克在廣州的分公司,同時夜遊珠江。圖中,當地小學生向這位德國女總理獻花。
圖片來源: dapd這是梅克爾2012年8月訪華,圖中她正與習近平舉行會談。值得注意的是這時習近平的職務還是國家副主席,在不久後的中共十八大以及第十二屆人大上,他成為中國「一把手」。在此行中,梅克爾也在中國總理溫家寶的陪同下乘坐高鐵、訪問天津,拜訪了空中巴士在天津設立的組裝基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14年7月,這位德國「鐵娘子」第7次訪華,前往成都和北京。梅克爾在成都神仙樹農貿市場的照片也盛傳一時(圖),據報導觀摩品嘗了宮保雞丁。此外,她也在成都參觀了德國大眾與中國一汽的合資企業,並在北京出席首次「德中經濟顧問委員會」會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15年10月,梅克爾第8次訪華。在北京與習近平等會面後,她受邀前往李克強的故鄉安徽,來到了合肥農村,到訪農戶家庭、參觀鄉村小學(圖)。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J. Eisele2016年6月,梅克爾和李克強出席了第四輪德中政府磋商,中德兩國也在她此行中達成了網路安全協議。值得一提的是,梅克爾此行也在德國大使館內會晤了公民社會的代表。
圖片來源: Reuters/W. Zhao雖然看起來穿的是同一件上衣,但這其实是梅克爾另一次訪華之旅。2016年9月,梅克爾在杭州參加了G20峰會,這也是她第10次來到中國。鑑於德國是來年(2017年)G20峰會的主辦國,在照「全家福」时,梅克爾站在習近平右邊、正中的位置。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v. Jutrczenka这是梅克爾作為德國總理第11次訪華。2018年5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她舉行了歡迎儀式,兩位「老朋友」也就中德關係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在中國即將迎來改革開放40年之际,梅克爾此次行程還包括訪問有改革開放「試驗田」之稱的深圳。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梅克爾的第12次訪華正值延續數月的香港抗議活動之下,此時新冠疫情尚未爆發。這是她作為德國總理最後一次訪华,梅克爾在2019年9月的這次訪問中也談到香港問題,呼籲通過政治對話、和平解決危機。圖中是梅克爾和李克強在歡迎儀式上。因为梅克爾此前數次在站立時出現顫抖情況,她這段時間一般是坐著聽國歌演奏。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