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歐洲端出「反華戰略」

2021年9月14日

歐盟本周推出印太戰略。在這份戰略文件中,歐盟警告 "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出現的重大軍備調整"和"南海、台灣海峽等區域熱點地區的緊張局勢加劇",都可能 "直接影響到歐洲的安全和繁榮"。在此背景下,歐盟需要在印太地區加強自己的外交政策。

Symbolbild EU - China
圖片來源: Thierry Charlier/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商報》寫道:「這是對美國10年前便提出的『重返亞太』戰略的跟隨。歐盟尋求與美日印澳組成的四方對話機制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此外,歐盟還承諾在印太地區實現貿易關係多樣化。戰略文件中提出,歐盟將同那些尚未與歐盟簽訂貿易投資協定的夥伴加強經貿和投資關係,例如台灣。」

文章指出,誰制定了標準,誰就控制了市場。遠到早期鐵路和電報,近到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機,無不如此。「誰對技術規範產生影響,也就能強迫他人去順從適應新規範,同時確保長期的戰略優勢、確定自己的價值觀。如果中國變成規範的制定者,那麼需要面對的就是獨裁的價值觀。」

文章指出,「歐盟宣佈將對中國採取『多方面』政策,以尋找『解決共同挑戰的辦法』——官員們首先想到的是氣候變化。但與此同時,戰略文件明確表示,歐盟希望保護其『核心利益和價值觀』,並在『與中國存在根本分歧的地方』製造反作用力」。

文章寫道:「以前德國以最大化出口機會為主的對華政策的時代似乎與梅克爾時代一起走向尾聲了。基民盟內部也進行了反思,上周日該黨副主席施潘在電視節目中明確指出:『20年代最大的挑戰是再次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德國經濟界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同中國保持距離。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外貿主管阿克曼 (Ulrich Ackermann) 敦促歐盟必須明確表示,印太地區『包括的經濟區域不僅限於中國』。 此外,布魯塞爾必須『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做出強有力的回應』。 」

《法蘭克福匯報》對歐盟印太戰略的關注主要著墨於安全問題。文章開篇指出:「既不尋求與北京發生公開的衝突,但是又想遏制北京的權力野心,如果有這樣一份計劃,那它的名字就是印太戰略。……歐盟打算增加在該地區的活動,建立夥伴關係,在加強基於規則建立起的國際秩序的同時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文章指出,歐盟印太戰略涉及的不僅是衞生、氣候和移民等議題,同時還包括布魯塞爾方面經常談到的安全問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在這份戰略文件中強調,歐洲海軍在印太地區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8月初,德國巴伐利亞號護衛艦也動身始向南海。圖片來源: Sina Schuldt/dpa/picture alliance

文章寫道:「歐盟想盡一切可能、包括通過軍事手段確保南中國海航運通道的安全。歐洲同亞洲國家之間30%的貿易貨品經過這條航道運輸。中國宣稱對南中國海80%的海域擁有主權,但這一主張未獲得其它域內國家的認可。」

「今年上半年,法國向存在主權爭端的(南中國海)海域派出了一艘核潛艇,一艘兩棲攻擊艦和一艘護衛艦。8月初,德國巴伐利亞號護衛艦也動身始向南海。巴伐利亞號也將穿越中國聲索主權的海域。今後各國的這些軍事行動將在歐洲層面被統一協調,並且還會和地區夥伴國家聯動合作。這也會讓歐盟相較於北約更具影響力。北約雖然將中國定義為『系統性挑戰』,但希望將自己限定為大西洋的軍事聯盟。 」

文章寫道:「歐盟一位高級官員這樣描述歐洲的做法:'我們不想進行公開對抗,但同時我們要明確表示,我們不會簡單地讓中國自由發揮。'當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今年4月首次暗示這一點時,北京雖然做出了批評,但反應相當溫和。布魯塞爾認為這說明中國不希望出現與美國類似的緊張關係。但是,當戰略文件不再僅僅是計劃,而是開始實施的時候,北京會做出怎樣的反應,還有待觀察。」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