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漁翁得利

文山 摘編
2016年10月18日

德語報刊將目光投向了首次訪華的菲律賓新總統杜特蒂,認為他攪亂了美國在南海的佈署。也有媒體點評了中國資本對德國科技企業的收購浪潮,指出德國政府應致力於德中企業的機會均等,同時也應激勵德國經濟界創新,確保未來競爭力。

Kombobild Barack Obama und Rodrigo Duterte
不久前,杜特蒂对歐巴馬出言不遜,還曾引發一場外交風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N. Shrestha/M. Irham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日報》的文章以"疏美親華"為題,關注了菲律賓的新外交政策。作者指出,周二開始訪華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正重新調整該國的外交策略,試圖擺脫美國的影響。

"這將是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上任以來最重要的一次訪問。菲律賓總統本周二抵達中國,開始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隨行的還有400名商界人士,他們都希望能夠在中國簽下利潤豐厚的商業合同。由於杜特蒂自今年6月30日上任以來在外交政策上進行了大轉向,因此商界人士簽訂大筆合同的希望很大。"

作者指出,菲律賓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在2012年以後進入了冰凍期,前總統阿基諾三世緊靠美國,在與中國的南海爭端中採取了強硬對抗策略。而在今年7月海牙國際仲裁庭就南海爭端作出裁決後,杜特蒂也曾宣稱要"駕著汽艇前往爭議島礁升起國旗"。

"但是現在,杜特蒂完全變了口徑。他在飛赴中國前說:'我唯一想要實現的就是讓菲律賓漁民在這些地區能夠重新作業。'他還表示可能會很謹慎地提到島礁爭端問題。對於一個素以口無遮攔聞名的人而言,這樣的表態實在是太乖巧了。"

文章隨後還提到了歐美各國以及聯合國方面對菲律賓禁毒戰爭的抨擊,以及杜特蒂的反唇相譏。"杜特蒂疏遠強大盟友美國,到底是為了什麼?這個粗野地自詡為社會主義者的總統,想要進一步減輕對'帝國主義'的依賴性。……他還咒罵美國說,菲律賓不需要美國,'我可以轉向中國,習近平是一個偉大領袖。'而後者則認為杜特蒂的禁毒戰爭很不錯。"

"通過這一親華路線,馬尼拉希望能夠重振對華貿易,並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以及發展援助。畢竟,這個島國在基礎設施以及能源領域有著迫切的需求。此外,菲律賓還有可能與中國談判一份為期25年的軍火交易,這也可能與美國形成對立。目前,菲律賓軍火的75%是從美國進口。"

文章末尾,作者引述了幾名專家學者的觀點指出,杜特蒂并不會真正同美國決裂;而從中漁翁得利的顯然是中國。北京將能夠藉機打亂美國在南中國海的部署。

歐司朗集團也即將被中資企業收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南德意志報》以"面對中資收購 別再袖手旁觀"為題刊發社論。文章指出,中資企業收購了一個又一個德國高科技公司,政界、工會、經濟學界都在擔心這會損害德國經濟的長期競爭力。作者列舉了庫卡、歐司朗等多個實例,並且注意到德國經濟部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曾考慮立法來限制中國官方資本收購德國企業。文章認為,經濟部長的這種想法並非深思熟慮,而只是某種條件反射。

"對來自中國的投資抱有懷疑,當然是恰當的做法。同德國一樣,中國也在致力於工業數字化,即'中國製造2025'戰略。但是中國並非一個公平的貿易合作夥伴。中資企業可以在德國自由運作,而德國企業卻無法在中國施展拳腳。德企想要在華生產,就必須要同當地企業合資。一方面,這會讓德企在華經營受限,另一方面,這也讓中方合資夥伴有了可乘之機,為竊取德方科技打開方便之門。"

作者隨後又注意到了一個怪現象:面對這樣的不公平待遇,德國經濟界本應當向柏林或者布魯塞爾求助,但是現在德國經濟界甚至都不願意表示一下抗議:被收購的庫卡自己就對中國資本表示歡迎;而原本持有歐司朗的西門子集團,也早已對旗下的這一照明技術廠商失去了興趣。作者問道:"既然經濟界自己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那德國政府又為什麼需要擔心高科技被轉賣給中國呢?"

"還有一個問題:德國政府面對這種局面,究竟還能做些什麼?如果德國政府為了應對中國的工業戰略,也採取干預經濟的做法,那就大錯特錯了。鄰居法國就是一個例子:巴黎中央政府出於政治考慮干預經濟已經成為傳統,而這種做法的結果絕對無法說服我們。德國經濟體系中,基本不存在政府制訂戰略引導工業發展的現象;在全球市場中,德國也因此比鄰居法國更有競爭力。"

隨後,作者筆鋒一轉,接著指出:"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德國政府依然需要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但是這不應該只是高築壁壘阻擋不受歡迎的投資者。德國政府應當為(德中企業)機會均等而努力。歐盟方面也應當參與其中。面對中國,只有歐盟才有著足夠的地緣政治份量,能夠在這一事關歐洲經濟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作出一些改變。"

在文章末尾,作者還認為,相比貿易壁壘,更重要的議題應當是本國經濟的創新能力。"要是經濟部長嘉布瑞爾能夠像構築對華貿易壁壘一樣,為促進德國的創新能力而賣力,那就更好了。在將來的國際競爭中,創新是最有效的手段。至於聽起來不錯的貿易壁壘,其實是有害經濟的。"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