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經濟雙贏消失了 政治轉向還會遠嗎?

文山(摘編)
2020年8月29日

《巴登報》指出,隨著中國企業實力的增強,歐中之間的經濟雙贏局面正在消逝,這必將導致歐洲對華政策的重大轉向。《法蘭克福評論報》則認為,歐洲也應當像美國那樣,對Tiktok採取更為嚴厲的措施。

Außenminister Maas empfängt chinesischen Amtskollegen Wang Yi
今年2月13日,德中外長在柏林會晤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 Koall

(德國之聲中文網) 弗賴堡出版的《巴登報》以"中國必須走親歐路線"為題,點評了中國外長王毅的歐洲之行。文章指出,如今北京最擔心的就是歐盟也跟從川普走強硬對華路線,而以往讓歐盟對華親善的經貿基礎卻在逐漸消失。

作者首先盤點了近年來中國分化瓦解歐洲的行為:用巨額投資拉攏希臘等中東歐國家、將義大利拉入"一帶一路"。作者認為,中國一直在對歐洲踐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但是,歐盟其實還有一根沒有動用的槓桿:歐洲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市場。在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戰中,北京再也承擔不起失去歐洲的後果。因此,歐盟現在試圖形成統一的對華戰略,這一動向引起了習近平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歐盟正式將北京當作'體制競爭對手'之後。"

"歸根結底,北京最為畏懼的莫過於歐美之間(在對華政策方面)的緊密合作。中國一直用極其實用主義的視角來看待國際社會,它對待歐盟也是用同樣的方式:北京按照各國的實力排出個三六九等,據此予以區別對待。對於歐洲,北京此前的指導方針一直是:只要歐洲能在對華經濟關係中獲利,就不會背離中國。"

"但是,北京這回很有可能打錯了算盤。這不僅僅是因為北京在香港問題上無視國際條約從而為柏林和巴黎敲響了警鐘。一旦中國市場的'淘金熱'散去,歐中關係的氣氛就會轉變。"

"德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歐盟對華出口總額的40%來自德國。德國工程師打造的機器被運往上海和廣州之間的無數工廠。可是如今,許多中國企業即便沒有趕超,也至少成為了能與德企平起平坐的對手--這多少得歸功於北京力推的技術轉讓政策。一旦在經濟上不再有雙贏,政治層面上佈魯塞爾刮向北京的風也將很快變得更凌冽。"

Tiktok美國總裁梅耶爾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D. Angerer

《法蘭克福評論報》以"辭職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為題,點評了深陷中美衝突第一線的Tiktok的高層人事變動。

"Tiktok美國總裁梅耶爾(Kevin Mayer)的任期就像Tiktok影片一樣短。這位極其具有野心的經理人原本想要為這款來自中國的App打造國際化的業務。但是在美中之間的數據戰與貿易戰中,他的雄心被碾得粉碎。上任不過幾個月他,如今宣佈甩手不干。畢竟,除了將美國業務出售,Tiktok美國總裁再無其他事情可幹。"

"川普对Tiktok下手,並不是只是因為要報復這家為美國年輕人提供了破壞選戰活動機會的平台。民主黨和共和黨此前已經聯手要求阻止將1億用戶的數據輸送往中國。"

"依照本國法律致力於數據保護,這一動機沒有錯。反觀我們歐洲,不論是對於Tiktok,還是對於來自美國的軟體,監管都有些半心半意。我們坐視太多的數據傳輸往國外。對這些應用軟體的監管,固然不應如川普那般瘋癲,但是必須要更加堅決。"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