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習近平對數位轉型的誤判
2021年8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發表評論稱,習近平前不久談到中國的經濟政策時,還對數位產業對中國經濟的積極作用贊不絕口,但他同時也強調,實體經濟才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商報》這篇題為《中國的數位經濟正在走向絕路》的評論寫道:
「在提升內需、減少對出口依賴性的努力中,中國政府並不想學習美國,去打造強調服務的平台經濟,而是希望將中國發展成為數位工業的經濟強國。有些專家認為,習近平顯然更傾心於德國的工業4.0模式。
姑且不論德國停滯不前的數位戰略是否能發揮榜樣作用,中國的21世紀工業強國願景中一方面低估了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的重要角色,一方面又強調了實現技術層面自給自足的政治意願。習近平的『雙循環』計劃經濟就是要做到減少對外部世界的依賴。
任何一個想成為經濟強國的國家都無法放棄本國的工業基礎。美國總統拜登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才會不厭其煩地強調復興傳統的工業政策。他下令核查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的目的就在於,要將晶片和電池等核心產業留在美國境內。」
評論認為,在中美就核心技術領域展開的競爭中,北京顯然對平台經濟在數位轉型中的意義產生了誤判。
評論以谷歌、蘋果、亞馬遜等平台經濟的成功典範為例,說明這些企業在美國國民經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評論寫道:
「平台經濟正在所謂的『老經濟』行業中扮演起了核心角色。站在計劃經濟指揮塔中的習近平未能認清工業界的這一革新趨勢,並不令人奇怪。
數位轉型的核心是一個由無數企業家大膽創新的微觀經濟過程。有鑑於此,北京現行的工業政策很可能會走進一條死胡同。對於那些想模仿中國發展模式的人來說,這無疑也是一個警示訊號。」
中國和澳洲虽然政治體制截然不同,但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都採取了「零容忍」策略。目前隨著兩國疫情都出現了死灰復燃跡象,政府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法蘭克福匯報》就此寫道:
「儘管兩國的政治制度截然不同,但對北京和坎培拉來說,防疫措施能否見效都至關重要。由於反復實施停擺措施,澳洲民众的忍耐正在接近極點,尤為令民眾不滿的是,雪梨市仍在不斷擴展限制措施,而疫苗接種的進展又差強人意。一年半以前就已實施了關閉邊境的政策,但迄今為止仍有三萬八千人滯留國外,原因是澳洲没有足够的隔離實施收留這些人。
擁有無限權力的中國共產黨也需要證實其『零感染』策略是個正確的選擇。2020年,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開動宣傳機器,舉行了戰勝疫情的盛大慶典。按照當時的說法,戰勝新冠疫情是中國政治制度的勝利。然而,隨著德爾塔變異病毒的傳播,能否保住這個勝利果實又被畫上了問號。」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