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習近平正在危害中國的科技創新力

2024年1月24日

按照中國官方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到2049 年,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00 周年之際,中國將成為世界頭號科技大國。然後過去幾年中國政治經濟領域的發展,卻讓許多專家對上述目標能否實現,產生了懷疑。

China Xi Jinping Neujahrsansprache
圖片來源: Yao Dawei/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曾幾何時,很多西方人都認為,中國只會剽竊複製其他國家的技術,直到華為、小米震撼智慧型手機市場,大疆無人機成了行業象徵,TikTok對臉書等網路巨頭構成嚴峻挑戰時,西方人才意識到,在技術創新領域裡,中國正在快速崛起。這篇題為《習近平在危害中國的科技創新力》的評論寫道:

"這些產品,為中國在世界各地樹立起了新形象:中國是高科技大國,中國是新矽谷,中國是數位化強國,儘管無所不在的監控手段,令人感到不適,但很多人仍是認為,中國就是未來。


中國先是被嚴重低估,進而又被過度高估。西方這種對中國扭曲的認知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審查制度極其嚴格的中國,中國學者們在討論本國技術能力時往往比西方同行們更具批判性。一些中國專家甚至警告中國將陷入技術停滯不前的境地。他們用幾乎不加掩飾的措辭指出,中國的日益孤立和意識形態化是導致技術停滯的首要原因。他們說得沒錯,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對中國技術創新能力所構成的危害,遠遠超過了美國的對華出口禁令。中國正在自廢武功。

著名的北京大學2022年初發表的一份對中國技術現狀的總體評估,非常值得關注。報告作者分析了中美兩大國在訊息技術、人工智慧和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競爭。作者指出,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仍遠遠低於美國,而中國最優秀的人工智慧人才很多都去了美國,返國者則寥寥無幾。報告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美國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保留頭號技術強國的地位。

最近《中國科學院學報》發表的一篇文章則更為引人注目,文章開宗明義地指出:'無論是在供應鏈,產業鏈,還是價值鏈方面,中國的技術水準總體上仍處於中流水準。'"

同中國學者對中國技術現狀相對冷靜的評估相比,西方專家顯然更傾向於高估中國的創新能力。2023年,澳洲一家智庫就曾宣稱:"在全球技術競爭、科研創新以及吸引全球最優秀人才方面,西方民主國家正在敗給中國。"但《新蘇黎世報》評論作者,顯然並不認同這樣的觀點:

"事實恰恰相反: 外國人幾乎不再願意來中國,許多最優秀的中國人才則正在移民國外。有報導稱,營運TikTok的字節跳動集團(Bytedance Group)的高層管理人員居住在新加坡。而移民中介機構 Henley & Partners 認為,2023 年內就有13500 名中國百萬富翁離開了中國。西方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疫情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變化以及中國人對政府的看法又出現了哪些根本性的改變。一家大型高科技公司的員工是這樣概括的:疫情期間,黨國要求民眾下載監控軟體,動輒發布為期數周的封控命令,這一切都說明了政府能做出任何事情。很多中國人感到他們完全失去了對自己生活的操控權,過去幾十年'政治與我無關'的幻覺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時至今日,人們仍在用'緊張''焦慮'來形容自己的精神狀態,而當前的經濟危機對他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即便是在疫情過後,政治乃至意識形態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仍然有增無減。《中國科學院學報》文章對此提出了驚人的直接批評:如果研究人員沒有'自由的學術空間',國家的科技能力就會逐漸衰退。

而新冠疫情帶給中國的另一個後遺症則是閉關鎖國。黨正在把國家變成一個黑箱。去年四月開始,中國最大的學術資料庫不再接受來自境外的訪問。七月開始,借助進一步收緊的反間諜法,幾乎任何傳送訊息的行為都可以被定罪。"
《南德意志報》報導稱,面對來自中國的強勁競爭壓力,德國本土的太陽能企業已經陷入"要麼關門,要麼轉移至其他國家的危險境地":

疫情令許多中國人改變了對政府的看法。圖為2022年11月北京青年人在抗議官方的「清零政策」。圖片來源: Koki Kataoka/Yomiuri Shimbu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上周,德國最大的太陽能設備生產企業邁爾‧伯格(Meyer Burger)就發出警告稱,如果聯邦政府不能及時提供資助,該企業將面臨倒閉。該公司總裁埃爾福特(Gunter Erfurt)對本報表示:'沒有公平的競爭環境,我們除了關門,沒有其他選擇。'

德國太陽能行業建議引入抗壓機制,以鼓勵用戶使用歐洲本土的太陽能產品。新安裝的太陽能設備中,如果使用了一定比例的本土產品,將可獲得額外補貼。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也對這一提議表示支持。周二,哈貝克在柏林表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將部分生產領域的專業技術留在德國和歐洲。'去年秋季以來,德國三黨執政聯盟一直在就建立這種抗壓機制展開討論,但迄今為止,並未達成任何共識。"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