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習近平親手挑選的權力核心

2023年3月7日

正在北京舉行的人大會議期間,中國將完成包括國家主席、總理以及人大委員長等重要領導職位的換屆。儘管中國人大會議上的選舉和投票通常只是走走形式,但新一屆領導人的人員組成,仍是觀察中國今後政治走向的重要參考。

China | Eröffnung vom 14. Nationalen Volkskongress
圖片來源: Noel Celis/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隨著李克強卸下總理職位,中國技術官僚理政的時代已經宣告結束。新一代高層領導人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他們都對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表現得極為忠誠,但他們同時也較為缺乏國內及國際舞台的從政經驗。這篇題為《習近平繼續保持既定路線》的評論寫道:

"有人認為,可能的新總理人選李強對習近平高度忠誠,因此在推行改革方面,李強可能會獲得比李克強更大的活動空間。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由於習近平不需要提防李強奪權,因此可能會在更大程度上對李強下放權力。出現這種情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恰恰相反,習近平及其親信更有可能會進一步走向自我封閉。這些天有機會接近北京中心的人都不難發現,不能分辨宣傳與現實的官員已經比比皆是。

三個月前清零政策被叫停之際,人們曾認為習近平會利用這個機會調整其施政路線,以保全面子。經濟復甦一度被視為重中之重。重新贏得國際投資者的信任以及穩固國際關係也被提上議事日程。中國領導層發出了開放及緩和的訊號,並向歐洲、澳洲和日本派出特使,試圖修復中國三年自我隔離期間,一度中斷的對話渠道。

"隨著李克強卸下總理職位,中國技術官僚理政的時代已經宣告結束"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picture alliance

然而,事實證明,上述一切僅僅只是戰術調整而已。習近平本人也表示,'戰術可以有靈活性',但決定不能偏離既定路線。在他看來,所謂的既定路線就是要同美國開展制度之爭。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歷史反復證明,以鬥爭求安全則安全存,以妥協求安全則安全亡。'"

評論指出,習近平雖然下定了鬥爭的決心,但北京卻面臨著資金日漸短缺的窘境。人口老齡化、房地產危機以及清零政策後一蹶不振的消費熱情,都給中國經濟發展蒙上了陰影。

"不過,這一切都不足以妨礙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實施其下一個重大步驟:重組黨和國家的權力架構。習近平希望將更多的權力集中在他的手中,並進一步擴大黨的影響力。同此前他所推動的清零政策以及反腐鬥爭一樣,習近平要讓整個權力機器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而習近平這樣做,也自有他的道理: 絕不允許出現可能同他作對的權力圈子。

迄今為止,習近平的這一策略頗為奏效。儘管解除防疫限制後,局面一度失控,醫院人滿為患,人們對此怨聲載道。儘管疫情可能造成了超過一百萬人的死亡,儘管多地發生了抗議事件,儘管青年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但種種跡象顯示,習近平的權勢地位並沒有受到絲毫的削弱。"

柏林出版的《日報》發表評論稱,隨著李克強卸任總理一職, 中國最高權力圈中只剩下了習近平親手挑選的親信。評論寫道:

"李克強當然也不是什麼民主派改革家,而是一名黨的忠誠戰士。不過,同意識形態色彩濃重的習近平相比,李克強倒是一名推崇自由經濟、務實的技術官僚。多年來,經濟學專業出身的李克強一直試圖將中國的高增長率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為高質增長的內需型經濟。然而,不斷下滑的經濟增長數據顯然無助於他成為新聞人物。

李克強越來越被習近平的陰影所籠罩,甚至有時候也會成為習近平的對立面。習近平越來越多地給中國及其政府中打上他的意識形態烙印,而隨著習近平權力的日益鞏固,李克強顯露頭角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習近平被民間戲稱為'萬能主席'的同時,李克強去年八月在深圳盛贊鄧小平改革路線的一次講話卻遭到了刪除。擬定接任李克強的將是李強,李強被視為是習近平的親信,此人在上海擔任黨委書記期間改採取的封城措施曾造成嚴重後果。有鑑於此,一段時間後,人們有可能會懷念李克強時代。"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