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聯手應對新挑戰

文山(摘編)2016年9月13日

周二的德語報刊關注了在南中國海水域舉行的中俄聯合軍演,以及德國汽車行業當前面臨的嚴峻挑戰。

Russland Chinesiche Kriegsschiffe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Images/Sheng Jiapeng/ColorChina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 《新德國報》以"亞洲的波濤"為題,認為中俄聯合軍演在西方輿論中掀起的波瀾未免有些誇張。

"同北約軍隊一而再再而三在俄羅斯西部邊界舉行的演習相比,南中國海的軍事動向實屬低調。莫斯科方面稱,中俄兩軍共派遣了18艘艦艇、21架飛機以及直升機、25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15輛兩棲裝甲車輛參加演習。俄羅斯海軍發言人還強調,演習不針對任何國家,也同地區軍事政治形勢變化沒有任何關係。"

隨後作者回顧了近年來中國在南海島礁的大規模擴建工程,並強調了南海地區的重要經濟以及地緣戰略意義。"而現在開幕的中俄聯合軍演,就是在中國的這種擴張企圖之陰影下進行的。這類軍演迄今已經是第五次。我們也對冠冕堂皇的空洞說辭再熟悉不過:演習是為了深化中俄兩國海軍的友誼與合作,共同應對海洋上的安全威脅。"

"當然,同中國海軍套近乎的也不只俄羅斯這一家。美軍在挑釁之餘,也在努力尋求同中國軍隊建立良好的雙邊合作氛圍。就在一個多月前,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裡查森上將(John Richardson)與中國海軍司令吳勝利舉行了會晤,雙方都表示,南中國海爭端只能在符合國際法的框架之下解決。至於各方對這種表態作怎樣的解讀,則是另外回事了。"

德國車企拉攏中國IT業應對來自美國的挑戰。圖片來源: DW

《南德意志報》則注意到了奧迪最近正與中國IT三巨頭洽談合作。文章以"通往北京的熱線"為題,指出德國汽車廠商正希望通過與中國IT企業合作來對抗特斯拉、谷歌、蘋果等美國矽谷的高科技公司。

"奧迪公司將與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這三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展開合作。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但也不會令任何人吃驚。今年前8個月,奧迪的全球銷量為120萬輛,其中38.5萬輛是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奧迪公司一名發言人說,中國人耗費在堵車中的時間超過其他國家,因此必須將一整套科技產品植入汽車之中。但是,合作目的不止於此。奧迪想要通過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來與它的老對手抗衡,同時也要應對來自矽谷的新對手的挑戰。"

作者還指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三家企業都同中國政府有著良好的關係,這也是奧迪要同他們展開合作的原因。

"現在,奧迪的老對手寶馬已經同百度展開了合作,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就在去年,寶馬與百度在北京進行了無人駕駛測試:百度為一輛寶馬3系開發了一款無人駕駛軟體,隨後在北京行駛了30公里。"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