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艾未未與索爾仁尼琴

王凡(摘編)2015年8月6日

目前身處德國的艾未未在接受德新社專訪時贊賞德國政界在對待中國人權議題時的立場堅定,並談到在德的未來計劃。他同時表示,自己一生可能都會處於北京當局的監視下。同一天,《南德意志報》發表題為「鎖鏈下的藝術」的社評。

Kombibild Alexander Solschenizyn und Ai Weiwei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Robine / picture alliance/dpa/M. Kappeler

(德國之聲中文網)艾未未在周三(8月5日)抵達柏林。繼前日接受《南德意志報》採訪後,這位中國著名藝術家在周四接受了德新社的採訪。

在採訪中,艾未未說道,"我目前比較放鬆。但是在過去的4、5年裡,我一直處於極其嚴格的管控下,即便是在散步、外出就餐、聽音樂會時,我四處都被跟蹤、監控。如今我回到了某種形式上的正常狀態。然而我很清楚,那些在過去數年裡在我身上下了大把功夫的人,會繼續'關照'和記錄我的一舉一動"。

記者問道,這樣的監控在艾未未身處德國的時候是否依然存在。艾未未對此表示:"無所不在。我相信,這會伴隨我一生。"

目前身處柏林的艾未未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

在被問及是否會為了避免影響回到中國而小心謹慎時,艾未未回應,稱自己沒有新策略。"是這樣的:當我沒有能力做出改變時,我為什麼要談論這些問題呢?當然要堅持自己的基本原則。然而在與現實打交道時,人們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談到自己在德國的計劃時,艾未未表示有許多事情可做,包括繼續在柏林的工作,前往不同國家舉辦展覽,包括接受柏林藝術大學的教授職位。他在德國停留的時間取決於兩點:"首先,德國允許我在這裡待多久;其次,我在北京的工作室何時需要我。"艾未未認為,中國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在網路时代,身處德國或中國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

艾未未在採訪中稱讚了德國政治人物致力於改善中國人權狀況的作為。他說:"我很確定,任何嘗試開誠布公表達自己觀點的做法,都有利於培養公平、公正的土壤。我認為,德國政治家們的立場非常堅定。而且,即便這無法帶來立即、直接的幫助,也是對那些處境艱難的人們的一種支持。"

這位著名藝術家表示,很多與自己相關的人目前都在監獄中。"即便沒有被判刑,他們仍然處於關押中。這更多是一種懲罰,而非為了澄清指控。但是我非常希望當局能夠理解,公正從總體上對社會是有利的。專制破壞(人們)對國家的信任。這個議題必須得到反復討論,但是也要用另一方能夠理解的語言。

"鎖鏈下的藝術"

《南德意志報》在8月6日的社評中,將40多年前文學巨匠索爾仁尼琴因為叛國罪名被蘇聯驅逐出境來到西德,和艾未未此次來德放在了同一語境下。

"在從蘇聯到西德的飛機上,德國外交官震驚地發現,索爾仁尼琴褲兜裡帶了一塊黑麵包。這位著名的異見人士是在匆忙之中裝的麵包,他堅信自己又要被送往古拉格",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

蘇聯早已成為歷史,然而對於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壓迫卻沒有結束。"儘管以宗教、民族、國家安全之名壓制藝術的總量可能並沒有增加,但在推特、自拍和Instagram的時代,這種壓制更加顯而易見。"

時隔四年,艾未未在7月中旬重新拿回護照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PA/Ai Weiwei

社論寫道,艾未未如今呈現出"令人感到壓抑的分裂狀態"。他曾因為其藝術而遭遇制裁、關押、指控和一次襲擊。"如今他在多年來的首次海外之旅中,讚揚中國政府新的對話意願,並希望能過上'普通的生活'。一些人可能會問,這算什麼?他變得溫和了?聰明了?服軟了?反過來的問題是:假設果真如此呢?"

艾未未為何會出此言?

"很多跡象顯示,藝術家並不比其他團體更常受到打壓,只不過這一切更多被曝露在公眾視野。西方熱愛那些因為藝術而受折磨的人。因為,無論這些人在其本國的影響力大小,他們難道不是因為其命運本身就成為了為自由而戰的一員?"

社論在最後寫道:在藝術世界裡,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關係並不簡單。"雙方都可以傷害對方--特別是在這位藝術家聞名世界的情況下。雙方追求的是與對方截然相反、互相排斥的真理。藝術家對其藝術負有義務,但其義務首先是生存。"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