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華為必須開門

苗子(摘編)
2019年5月28日

德語媒體關注:中國的私有企業與黨的關係如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與台灣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會晤意味著什麼。

Huawei-Logo in Guangzhou
華為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iu Jiao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就華為的企業性質相關問題採訪了德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海爾曼(Sebastian Heilmann)教授。文章題為:"當國家安全部門站在門口的時候,華為必須得給它開門"。

記者問道在中國的私有企業內是否有黨支部。海爾曼回答說:"所有有三個黨員以上的私有企業,都有義務支持成立黨組織。這些企業內的黨組織在一定程度上是植入的控制單元。其任務是確保企業的決策與黨的政策相吻合。"

記者問,企業內的黨支部具體任務是什麼。海爾曼回答說:"是要確保政治正確、遵守法律,與此同時,也確保企業內不舉行不愛國的活動等。黨支部有很大的發言權、甚至有否決權,比如在併購計劃或成立分公司的決定上。"

記者也問道,私有企業在中國的國家戰略--成為全球科技強國方面,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海爾曼舉例德國企業庫卡被美的收購。美的是私有企業,但該收購也是中國工業政策的一部分。

記者問,華為是否如創始人任正非所堅稱的那樣是一傢俬有企業。海爾曼回答說,官方來說,華為首先是早期的員工持有大量股份。但作為持股員工,還遠未擁有對企業的共同控制權。決策是由很小的一個團隊作出的,估計都是黨員。

記者問華為近些年來的變化,海爾曼說:"過去該企業曾長期僅關注利潤和增長。但如今,華為對中國政府來說,成為了一個國家冠軍,也就自然有政治責任。該企業在國家工業政策以及一帶一路動議上扮演中心角色,是中國全球技術趕超和擴張的排頭兵。"

記者問,有人批評該企業與軍隊關係很近,是否如此。海爾曼表示,目前的領導層與任正非不同,沒有軍隊背景。"不過,中國公開表示,所有頂尖的民用技術同時也應檢驗是否可軍用。華為在全球建設的電信基礎設施以及海底電纜,也都有安全政策意義。因此,華為本身是具有安全相關性的。"

記者問,是否必須這樣設想,即在危機情況下,華為會向中國政府提供那些可能是通過其鋪設的基礎設施獲取的訊息?海爾曼回答說:"華為肯定不會主動這麼做。但在衝突的情況下,該企業必須為中國安全部門提供關鍵基礎設施的准入權限,即便企業領導層更願意單純追求商業利益。如果國家安全部門或軍方站在門口,華為必須為其開門。"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E. Vucci

美台高級別會晤

《法蘭克福匯報》關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與台灣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會晤。台灣稱,這是自1979年美台斷交以來該層級的首次官方會晤。

文章寫道:"博爾頓與李的會晤證實,美國與台北高級別政府成員會晤的意願在加強,儘管美國並不承認台灣的獨立性。去年通過的一項《台灣旅行法》也促進這樣的會晤。北京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稱這樣的聯絡有違一個中國政策。此外,北京還指責美國將台灣作為貿易衝突中的施壓手段。"

"美國參議院5月以414票全票通過一項決議,以此強調美國對台灣的義務。這包括1979年作出的承諾,為該島提供防禦型武器,以及在台灣的安全受到威脅時就美國可能採取的步驟進行磋商。"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