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西方要讀懂習近平的思維

報摘:李魚2015年4月23日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是孫子兵法裡的名言。前不久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研討會彷彿受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驅使。《星期五》周報發表文章寫道,西方正在努力讀懂習近平的思維。

Obama bei Xi 10.11.2014 APEC Gipfel
中國不相信美國在走下坡路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G. Baker

(德國之聲中文網)"前不久,華盛頓聚集了一群研究中國外交政策的專家,討論中國的崛起以及由此而來的挑戰。這場討論會的中心議題是怎樣理解習近平的思維。他被看作是改革家鄧小平之後最有權力的國家領導人。"

文章接下來總結描述了中國過去數年裡的崛起引發地區緊張,但同時中國的強大也涉及到西方。文章以亞投行為例寫道:

"這個以北京為總部的銀行計劃投資亞洲大陸的基礎設施,在地區抗貧以及促進發展。觀察家認為,這是世界經濟舞台上權力轉移的里程碑,對美國不利。歐巴馬政府對最緊密盟友(參與亞投行)的做法心懷不快也就不足為怪了。"

"不過,習近平頭腦裡想的到底是什麼呢?前澳洲工党籍總理陸克文在華盛頓的討論會上將習近平的執行重心做了以下總結:首先,習高度重視堅持共產黨的執政權威。無處不在的腐敗和經濟下行趨勢讓黨的權威受到質疑。然而經濟發展的另一面是環境的巨大破壞,而遲早會由此形成廣泛的社會抗議。"

"第二,習近平希望中國經濟走上新的軌道,同依賴出口的模式告別,轉而由內需來拉動經濟發展。這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業,尤其在經濟下滑的時刻。"

"第三,中國希望提升全球影響力。因此北京正在致力於減緩亞太地區的緊張,今年3月中旬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外長在首爾會晤便是對此的印證。中國不會放棄對尖閣諸島的主權要求,但也不會拿同日本產生嚴重危機來冒險。同時也不能排除多年中印邊界之爭很快出現突破的可能。"

"在國際活動中,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中國是123個國家的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已超過美國這個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美國只是64個國家的最重要貿易夥伴。北京在尋找除購買美國國債以外的投資可能,並挑戰美元的強大地位。今天,全球貿易資金轉帳的15%是用人民幣結算。"

"然而,中國並不相信美國在走下坡路,相反,中國的人口發展趨勢非常不利,中國還遠遠沒有美國的軍事實力,也不具備美國的創新能力。習近平相信,美國的影響力在21世紀還會延續。也就是說,中國要發揮外交的創造性,營造對話的局面。中美就氣候變化而發表的聯合聲明完全配合了這一畫面。"

亞非會議成中日"二人轉"

《新蘇黎世報》以"兩極會議"為題報導正在萬隆舉行的會議實際上活躍著兩個主角:中國的習近平和日本的安倍。

圖片來源: Reuters/Kyodo

有關周三的習安會"還沒有向外透露內容,但他們二人會面的意義超過了象徵層面:一方面東京和北京最近因海事主權加強了口水戰。另一方面,兩國的關係仍受二戰日本侵略的困擾,東京能夠為此找到的詞匯僅是'抱歉'。"

"他的'不能忽視強國使用武力'的論述,在雅加達被看作是暗指中國在南海的肆意擴張。"

"中國和日本在亞非會議上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這一作用是經濟影響力而並非來自歷史眼光。1955年的日本在東南亞人民的記憶裡還主要是侵略者的形象,但蘇加諾還是邀請日本來萬隆參加亞非會議,這一點安倍在接受採訪中高度贊賞。而當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一個赤貧的革命者的國度。"

"從那時至今,日本為亞洲的重建援助出資3000億美元。安倍在開幕講話中繼續承諾日本在今後年間培訓35萬名亞非科技人才。而中國的崛起更是史無前例。在亞洲和非洲的許多地方,中國都是推動經濟不可缺少的增長動力。"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