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谷歌是如何重返中國的?

王凡 摘編
2018年9月22日

《法蘭克福匯報》發文,分析了網路巨頭谷歌重返中國的動機、低調步驟,並在結尾描繪了一個可能的圖景;《南德意志報》評論文章則聚集川普“貧瘠而不理智」的大棒外交。

China Google Office in Beijing
谷歌是如何重返中國的?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8月,調查新聞網站The Intercerpt報導稱,谷歌計劃重返中國,並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搜索功能,可以屏蔽特定的網頁和搜索詞。《法蘭克福匯報》9月21日一篇題為"谷歌是如何悄然無息地回到中國"的文章再次聚焦該話題,寫道:"要回答谷歌為何竭盡全力想要擠進中國這個問題,只需要一個數字:8億。這是中國網民的數量。他們中98%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即便走路時眼睛也不離屏幕,以至於一些中國城市考慮為智慧型手機用戶专开一条人行道,避免讓他們和騎車的人、其他行人撞到一起。"

文章寫道,中國網路經濟發展速度驚人。如今,購物 、付款、旅遊……幾乎幹什麼都需要網路。此外,中國希望通過人工智慧實現經济革命,谷歌自然也想從中分一杯羹。

"5月,這個企業(谷歌)悄然無聲地在上海用另一個名字註册了一個谷歌自動駕駛(Waymo)的子公司。6月,谷歌向中國第二大電商平台京東投資了5.5億美元,這應該不是因為京東的嚴重虧損,而主要是為了向北京表達善意。又過了一個月,谷歌在中國發布了一款基於人工智慧的繪畫游戏'猜畫小歌'--使用的正是其中國競爭對手騰訊的微信平台。"

"……今年1月,谷歌向直播平台"觸手"投資了1.2億美元。從那個月起,中國網民又可以通過瀏覽器使用谷歌地圖了。不過,只有地圖是谷歌的,如果用戶嘗試著導航,就會自動跳轉至阿裡巴巴的汽車导航软件。"

文章在最後寫道,中國不少網路專家將谷歌回到中國,看作是支持中國建設。畢竟和谷歌比起來,"中國第一大搜索引擎百度簡直是災難"。"然而谷歌也會為重返中國付出代價。The Intercerpt網站近日報導稱,谷歌的中國瀏覽器項目不僅會對"人權"、"諾貝爾和平獎"這些搜索詞條進行審查,還會將搜索行為與這名智慧型手機用戶的手机号關聯起來。如果谷歌將這些數據交給中國安全部門,就讓當局不僅能夠封鎖內容,也能跟蹤、追蹤那些敢於提問的中國人。"

川普对中國的徴税一波又一波圖片來源: Reuters/J. Ernst

川普的"大棒政治"

"如果現在尋找美國在世界政治中的外交足跡,應該找不到什麼。美國正在經歷一個外交貧瘠時期。這既要歸功於這位美國總統--他不理解也不理會戰略,也要歸功於這個僅僅試圖彌補其國家元首最嚴重錯誤的政府",《南德意志報》9月22日的評論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

"這個美國政府缺乏外交手段和政治想像,取而代之的是獨特的大棒政治--制裁、關稅還有恐嚇。……這種政治不需要國際機構、不需要軍隊、不需要盟友。它是孤立和缺乏想像力的證據。它很危險。"

"這種大棒政治的最新果實,就是在對華貿易政策以及對俄制裁(也波及中國)中不留餘地的挑釁。"

作者隨後寫道,儘管無論是對華貿易問題還是對俄制裁都有其合理之處,但川普政府越來越陷入矛盾之中,因為陳詞濫調的世界觀而要面對攻擊。這位總統本人給出了最好的例子:比如,他對普丁的好感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獨立性因為"通俄門"打了折扣;他的行為受到特別調查員以及鄰近的中期選舉的驅使。"在這種混合的局面下,不可能有乾淨的政治。川普目前採取對俄制裁,只是在對國會和議員們說:看,我這不是在打擊俄羅斯嘛,多給我點空間吧。他對俄羅斯的訊息是:相信我,並接受這一棒,因為我會保護你們免受國會更嚴厲的制裁。"這種對俄政策將因其自身的矛盾性而失敗。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