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中國

德語媒體:貿易爭端的背後是地緣政治較量

2024年5月1日

德國《經濟周刊》認為,中國政府斥巨資補貼本國企業,其實是為全球地緣政治鬥爭進行投資,從而綁定歐洲依賴中國經濟,而德國太陽能產業則不幸成為了犧牲品。瑞士《新蘇黎世報》的一篇客席評論則反對唱衰中國經濟。

位於浙江的一家太陽能板工廠
位於浙江的一家太陽能板工廠圖片來源: Xu Yu/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經濟周刊》以「德國太陽能產業第二次死亡,我們終究應該從中學到些東西」為題,刊發評論指出,Solarwatt、Mayer Burger等太陽能設備廠商近期紛紛宣佈關閉德國境內工廠、將產能全部轉移到海外,這說明歐洲政界迄今沒有認識到與中國競爭的嚴峻形勢。

「德國境內工廠關閉的主要原因就是:收受了大量補貼的中國產品極其便宜,以至於沒有任何一家德國企業能夠與之競爭。而且,那些有足夠財力的人也並不想拯救德國的太陽能產業。德國聯邦政府拒絕為太陽能產業提供所謂的『韌性獎金』,自民黨為這樣的決定歡慶,德國總理也聽之任之。到頭來,二十年前已經死過一次的德國太陽能產業遭受第二次死亡。」

「停產、就業崗位流失:這是一次有預告的死亡。每一家牽涉其中的企業都曾經預測說,這一天遲早要到來。整個行業也曾對政界進行艱難的游說。然而,這個產業是被有意犧牲的:它的地位不及晶片、電池那般重要,而且當年的第一次死亡已經導致被中國競爭者遠遠甩在身後難以重新趕超。」

歐盟光伏產業陷危機

02:1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作者接著指出,儘管歐盟仍在嘗試對中國企業進行反傾銷訴訟,但是已經難以改變大局。「這就好比向一個已經躺在墓坑裡的死人姍姍來遲地丟去一套心臟復甦設備,而非為這個敞開的墓坑埋土。」

「太陽能產業的第二次死亡應當至少能讓政界吸取教訓,以防其他產業以及其他產業鏈重蹈覆轍。假如電池產業也趨於凋零,則無異於預示著歐洲以及德國的其他關鍵產業也走向窮途末路。中國正在用同樣簡單的模式佔領一個又一個產業,他們用低價、時常包含補貼的產品扼殺歐洲本土的企業,並且深信歐洲人會陷入圍繞法規的原則性爭論從而最終形成對中國的依賴。」

文章接著指出,無論是風力發電機,還是稀土等重要原材料,中國人都在以更低廉的價格讓歐洲人的依賴性不斷增強;中國當局花錢補貼,實際上是在為權力政治投資。「誠然,歐盟以及德國都認識到這一點,也在採取措施來解決原材料等方面的依賴問題。然而,有一點也是很明確的:要想保障供應鏈、提高韌性、為綠色經濟轉型奠定基礎,就需要花錢,而且是很多錢。就算這筆錢能夠包裝成『去風險』資金,綠色經濟的獨立自主也注定成本高昂。」

「然而,投入這筆巨款是值得的。鑑於中國等重要玩家已經明目張膽地無視規則,世貿組織框架下基於規則的全球貿易已經瀕臨死亡。地緣政治的分崩離析正在導致全球貿易的分崩離析。這不是什麼好兆頭。經濟全球化的理念是大規模、高透明、高效率。可是如今,德國以及歐盟這樣的經濟體不能再只是發表溫暖的言辭,而是需要加大投資來保護自己的供應鏈,必要時也要動用關稅手段,哪怕後者會導致效率降低。」

「從Solarwatt關閉德國工廠引申到世貿組織的死亡,也許各位讀者會覺得這篇評論在誇大其詞。但是其實並沒有。德國太陽能產業的第二次死亡是表象,深層因素是愈演愈烈的地緣政治與貿易衝突。在這場衝突中,德國以及歐盟不應該太久、太天真地做出犧牲去削弱自己。光靠理論是無法在衝突中成為贏家的。」

中國經濟數據慘淡,很大程度上都是房地產危機所導致。圖為南京的一處恆大樓盤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中國經濟比許多人想像的要好」為題,刊登了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拉迪(Nicholas R. Lardy)撰寫的客席評論。他認為,中國經濟誠然遇到了巨大麻煩,但是西方過於唱衰中國卻可能導致驕傲自滿。

「確實,中國正面臨著一系列證據確鑿的挑戰,比如房地產市場瀕臨崩潰、美國設置貿易壁壘、中國人口萎縮等問題。但是在70年代末改革開放政策實行前,中國經濟問題比現在要嚴重得多。」

「這種唱衰源於多種誤解。其中一個例子是:許多人都錯誤認為中國經濟的趕超進程已經陷入停滯。誠然,中國的GDP在2021年達到了美國的76%,但到了2023年又下降回了67%。然而,2023年的中國經濟規模比2019年增加了20%,同期美國也只增長了8%,這同樣也是事實。」

文章認為,中國通貨膨脹率低於美國、美聯準採取措施促進美元升值是造成上述趨勢的主要因素。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物價今年可能上漲,以美元計價的中國GDP在2024年肯定會縮小和美國的差距,並有可能在十年內超越美國。

作者還注意到,中國家庭消費支出去年的增幅大於收入增幅,這說明消費者信心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般低迷;同時,主要消費品價格上揚、企業借貸量增加也說明中國經濟並未跌入通貨緊縮的泥潭。

「還有一種理論認為,失望的中國企業家會將資金撤出中國。畢竟,2020年底以來對阿里巴巴等大型私營企業的嚴厲打擊並未產生正面作用。」

「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0年代中期的這四十年間,中國私營經濟的投資額增速快於國有企業。但是隨著習近平上台,2014年後該趨勢發生了逆轉。習近平大舉將資源轉移向國有經濟。私營經濟投資增速放緩一開始並不明顯,但是到了2023年,它就只佔經濟總投資的50%。習近平的政策摧毀了投資者的信任,企業家不再將政府視作值得信賴的經濟管理者。如今時常有人認為,只要習近平依然掌權,企業家就會從中國撤資。」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數據依然展現出不同的圖景:私營經濟投資的下滑幾乎可以完全歸咎於房地產市場的糾偏。而房地產行業主要是由私營企業主導的。要是撇除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中國私營經濟投資額在2023年甚至還增長了近10%。就算有幾個知名中國企業家確實撤離了,依然還有3000多萬傢俬營企業留在這裡繼續投資。」

「中國確實面臨許多問題,其中包括習近平對經濟界的控制慾所導致的問題。但是,對這些問題誇大其詞卻不會有利於任何人,它甚至可能會在中國對西方構成真正挑戰的當下導致西方人驕傲自滿。」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