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避免衝突成了中美關係的主軸

2022年11月14日

早在分別擔任美國副總統和中國國家副主席時,拜登和習近平就已經有過接觸。但11月14日的中美首腦峰會上,儘管兩人在鏡頭前握手寒暄,但似乎還是看不出老友相逢的喜悅。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11月14日舉行了面對面會談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11月14日舉行了面對面會談圖片來源: Kevin Lamarque/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早在啟程飛往峇里島之前,美國總統拜登就一再強調,當務之急是使美中關係不要進一步惡化,至少要避免發生公開衝突。《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稱,拜登的此番表述,足以說明當前中美關係的嚴峻程度。這篇題為《習近平從未離開》的評論稱,疫情爆發後的近三年來,習近平幾乎未曾踏出國門,但他的影響力卻並未因此而減弱。評論寫道:

"在峇里島,習近平會竭盡全力捍衛他的地緣政治野心。這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並不諱言他是亞洲頭號強國的代表。今天,中國已經實際控制了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絕大部分海域。對台灣的包圍圈也在不斷縮小。在東協峰會上,拜登駁斥了習近平對該地區提出的幾乎所有領土訴求。同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中美兩國間的競爭在亞太地區表現得最為明顯。

中國逼迫別人就範的最重要武器,就是該國強大的經濟實力。亞洲很多國家也對中國日益強勢的政治姿態和影響力極為擔憂,但是中遠集團入股漢堡港的事例足以說明,抵禦中國巨人的強大吸引力,即便是地處歐洲腹地的德國也顯得力不從心。"

《南德意志報》評論:危機和衝突四伏,G20無法成為和諧的峰會圖片來源: Willy Kurniawan/REUTERS

評論寫道,鑑於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當今世界的種種衝突,G20峰會自然也無法成為一次和諧的峰會。

"拜登總統對新的衝突提出警告,絕非危言聳聽。美國民主黨政治家佩洛西訪問台灣之後,中國切斷了同美國溝通的幾乎全部渠道。在台灣問題上,擦槍走火導致衝突升級的風險每時每刻都可能發生。但緩和局勢卻絕非北京的利益所在。

中國領導人雖然重新走出了國門,對外界做出了開放的姿態。但事實上,當前中國閉關鎖國的程度卻是過去幾十年不曾有過的。十一月初中國的一次商貿展會上,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原本應當發表講話。但因為他更願意討論烏克蘭戰爭,而不願意高調頌揚中國的貿易大國形象,展會組織者乾脆取消了他的講話安排。這就是北京心目中同外界交流的模式。"

俄羅斯發動的侵烏戰爭,帶給德國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能對單一國家產生過多依賴。德國政府目前也正在努力減少德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呼籲德國企業推動供應鏈和銷售市場的多樣化。《奧古斯堡評論報》就此寫道:

"德國政府正在努力使菜單上的選項變得更多一些。同加拿大、墨西哥和智利的自由貿易協定終於有了簽字的希望,此舉將推動西方陣營和南美洲的商貿往來。政府指明的未來發展方向將以多樣化為重點,這也意味著,今後還是會繼續同那些踐踏人權的國家做生意,其中包括打壓同性戀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歧視穆斯林的印度,以及共產黨實行一黨專制的越南。

儘管聯合執政協定上說得冠冕堂皇,但現實的經濟政策總是免不了道德瑕疵。德國企業是否應同一個國家做生意的唯一評判標準,竟然是這個國家是否可能侵犯鄰國。紅黃綠執政聯盟顯然是要保留德國現有的經濟模式,只是要做些風險分攤的工作而已。時代變革與富裕生活顯然缺一不可。但問題在於,一旦中國武力犯台,美國會對德國提出怎樣的要求,這是一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屆時需要做出抉擇的將不只是德國,也包括那些寄希望於亞洲的德國企業。一旦到了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地步,不僅會撕裂亞洲,也會使歐洲蒙受慘重經濟損失。"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拜習同框! 兩人見面說了什麼

01:2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