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香港的教訓

任琛(摘編)
2017年6月30日

德語媒體繼續關注回歸20年後的香港。《新蘇黎世報》發文評論西方國家首腦應該以香港為榜樣,不向中國的強權政治低頭。《法蘭克福匯報》的文章,也不看好香港民主自治的未來。

China Xi Jinping besucht die Polizei in Hongkong
香港的未來,只能靠中國領導人的慈悲心腸?圖片來源: Reuters/A. Hofford

德語媒體:香港的教訓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於周五發表評論文章題為"香港的教訓" (Lektionen aus Hongkong),在引語中指出,自從香港20年前回到人民共和國的懷抱,這一曾經英屬殖民地的居民就一直在和北京的操控做鬥爭。對於西方來說,香港可以是一種榜樣。

作者評論稱:"就算今天的香港理所應當的再次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個城市的命運仍然與西方有關。它顯示了中國的領導層是如何看待條約,如何看待那些在許多西方世界國家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

作者隨後描寫了中國近年來不斷增長的全球經濟影響力,評論稱:"許多國家對中國這一巨大市場和其消費者的依賴性已經大到西方國家幾乎完全停止了對中國提出公開批評。如今,沒有西方國家首腦還會接見達賴喇嘛,幾乎沒有人還堅持拜訪中國的政府批評人士。在民主制度下產生,又備受北京排擠的台灣政府所得到的支持也越來越少。就算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倫敦也不願意公開批評違反基本法的行為。"

文章隨後綜述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川普总統上台後,搖身變成自由貿易捍衛者和氣候保護救贖者的過程,寫到:"歷史證明,全球政治的重心會有所位移。中國的崛起不可阻擋。它將深刻影響我們的未來,帶來許多的可能性和機遇。但是,中國的權力擴張有潛力把我們的生活改變得令我們自己都無所適從。中國不是法治國家,而是一個專制制度,在這個制度中,法律的作用是維護共產黨的統治。中國政府一再告訴我們,他們並不覺得自由社會的基本元素有什麼了不起的,這不僅僅體現在對待香港的方式上。在剛剛結束不久的一帶一路峰會論壇上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個國家不願意讓別人給它上課:歐洲人曾建議在論壇的閉幕聲明中加入保證透明性、或者與環境和社會福利標準有關的內容,這些建議都被忽略。"

作者隨後評論道:"與香港市民不同,隨著中國的腳印越來越大,西方感覺越來越難以堅持這些價值觀。堅持要求履行條約義務,維持標準或要求得到法律保障是令人很不舒服的一件事情。但如果我們太過頻繁的閉上雙眼,就會從長遠的角度顛覆我們社會的根基。"

"靠共產黨人的慈悲心腸"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在經濟版發表的文章題為"香港受威脅的自由"。在引語中指出:"20年來,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完全要依靠中國共產黨人的慈悲心腸。"

文章在開頭寫到:"20年前,香港開始了自相矛盾的生活。這個世界上經濟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被英國殖民者交還給了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後者是一個由黨統治一切的國家,包括對每一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因素的掌控。"

文章隨後寫到:"當時由鄧小平領導的人民共和國態度堅決地要求依照當年簽署的條約行事。100年前,英國人在鴉片戰爭中佔領了這個寶石一般的地方,這也是中國皇朝覆滅的開始。中國,這個18世紀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隨後在他人和自己的過失下經歷了一個失去的100年:它在毛澤東的計劃經濟下淪為窮國,在名為'大躍進'的工業化運動中,至少有4500萬人因飢餓而死。"

文章隨後寫到:"國際社會承認中國對香港的統治權,也意識到了中國在必要的時候會動用武力行使這一權力,這些都是在有關香港這個島嶼未來的談判桌上不可改變的事實。那時的英國人只爭取到了一個很小的共識。這個共識規定未來的特別行政區在回歸中國後可以保留其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以及其它一些中國大陸居民只能夢想擁有的自由:獨立的司法體系,獨立於中國大陸的警察系統,新聞自由。北京當時甚至還向香港民眾承諾了民主參議的權利。"

作者認為,有理由擔心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政府是否會繼續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寫到"民眾能夠更多的參與政治,實現獨立於黨的依法治國,這些在今天的中國看來都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新聞自由越來越少;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公民社會活動也遭到打擊。不僅僅是外國人抱怨,中國的經濟在領導層的鎖喉下不是開放,而是有再次緊閉的風險。"

文章在結尾寫道:"所有這些在香港都得以清晰體現,儘管這裡的自由仍然比中國其它地方大得多,但這些自由也處於萎縮的狀態。不僅僅是異議人士,就連商界人士也認為,對於一個容忍個別反對意見,但不願失去掌控權的體制來說,這符合它的思維邏輯。如果真是那樣,統治者的權利就會受到威脅。這對於香港和中國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