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誰來阻擋中國模式?

文山 摘編
2017年10月25日

「習思想」寫入黨章後,習近平到底是否能與毛澤東相提並論?面對「中國模式」的挑戰,歐洲應該怎樣為即將到來的體制競賽做好準備?周三的德語報刊評論版,密集關注了剛剛落幕的中共十九大。

China Vorbereitungen für Parteitag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P/M. Schiefelbein

德語媒體:誰來阻擋中國模式?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的評論以"中國的新極權主義"為題,問道:誰還能夠反對越發強勢的習近平?

"在千禧年之前,許多西方人都認為,結合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能拉動經濟增長,這將不可避免地在中國催生一個中產階級,他們會隨之要求政治開放、更多民主。但是,這種局面並沒有出現。在當今中國,政治競爭連紙面上都不存在,更不用說在現實中了。"

"習近平的統治手段包括審查、打壓人權人士、威權治理,他還推動軍隊現代化,並且在地區領土爭端中展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現在,他向中國人許諾一個燦爛的未來:國內繼續發展,而在全球層面上則更加強大、富有影響力、具備聲望。他甚至能在沒有太多反對聲的情況下將自己呈現為自由貿易的捍衛者。中國正在經歷全新的共產主義極權模式。只要經濟繼續增長,共產黨及其領袖就無須擔心。民眾自然會追隨中共。而且,'中國模式'在世界上也有不少擁躉。而這種模式,正是民主、自由最為強烈的對比。"

北京街頭的一幅招貼畫。攝於2017年9月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G. Baker

《科隆評論報》的評論以"和毛澤東對比不合時宜"為題,認為習近平不能與毛澤東相提並論。

"毛澤東篤信共產主義,他強行公有化所有企業,甚至一度還想要公社來消解家庭。習近平的理念和毛澤東相去甚遠。對於他來說,共產黨首先是一個統治工具,他和毛澤東的主要區別體現在外交野心上。毛澤東將巨大的中國封閉起來,而習近平則繼續走市場經濟開放路線,同時也伴隨著國家崛起而散發出強烈的自豪感。"

"在其他國家,主要是由新右派散佈民族主義論調,中國強人現在則搶了他們的風頭。這種做法強化了習近平以及其威權體制的地位,而對全世界的所有自由派力量則構成了挑戰。"

柏林出版的《每日鏡報》以"中國新皇帝習近平"為題,評論指出,將習近平同毛澤東對比,未免太流於表面。

"習近平很樂意展現其面向未來的全球化捍衛者形象。事實上,當今中國的國際政治及經濟地位遠遠超越毛澤東時期。習近平的'中國夢'旨在恢復昔日中國的強大,這一夢想正在開始實現。而且,在一個威權體制下,中國國家主席擁有比美國總統更大的執行力,因此習近平現在甚至被稱為'全球最有權勢的人'。也許這個稱謂是正確的,但也只是'也許'而已。"

"外界沒有人知道,中共黨內究竟如何看待習近平的權力。大量記者參加十九大的新聞發布會,這並不能掩蓋該體制不透明的現實。相比任何一種西方民主--甚至包括土耳其在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實還是更接近北韓式獨裁。西方必須為此感到擔憂。"

伍珀塔爾出版的《西德意志報》以"中國,2050年的超級大國"為題,刊發頭版社論指出,歐洲必須作好準備應對來自中國的體制競賽。

"迄今為止,習近平用鐵腕治國。他懲戒了一百多萬腐敗的官員,也打壓了記者、反對派,讓他們從此噤聲。他會繼續貫徹這一強硬路線。而他迄今不怎麼成功的一點是:儘管習近平不斷地高調宣揚民族主義,但是許多中國人仍然沒有將'中國道路'看作是西方模式之外的真正選項。"

"但是歐洲政界也不應被矇蔽:相比對民主的追求,中國民眾對西方的嚮往更多是基於對教育以及經濟水準的信任,認為這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對於歐洲而言,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應對將來超級大國的挑戰。歐洲必須適應一個來自亞洲的威權資本主義國家,後者將連同其追隨者不斷對歐洲的自由民主理念以及社會市場經濟準則構成挑戰。"

《新奧斯納布呂克報》的評論以"毫不掩飾的中國權力訴求"為題,指出面對越發強勢的中國,西方一方面要保持警惕,另一方面也沒必要變得偏執。

"一個瘋癲的美國總統、一個變幻無常的歐盟、一個以習近平這樣的權力技術官僚為領袖的中國。促使中國加速邁進自信的未來的,正是這些因素。'習思想'被寫入黨章,北京毫不掩飾地以這種方式表明其對世界的權力追求。2050年前,中國要在所有領域取得領先:經濟、軍事、文化。在政治上,中國正不斷拓展其影響力範圍。它在非洲修建基礎設施,在歐洲推動技術轉讓、收購企業。這在幾十年前還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如今,西方多了一個地緣政治對手。咄咄逼人、毫無顧忌,同時又帶著天真的笑容:中國的官員們正以這種方式大步向世界巔峰邁進。"

中國模式,是否也會沿著「一帶一路」輸出?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呈現的是赤裸裸的資本主義經濟,同時又接受國家的調控。這個國家被置於絕對的控制之下,一切反對都是無用的。可以說,威權體制在這裡具有優勢,而其代價則是個人權利與自由被犧牲。西方應該對這一切保持警惕,但是也不應變得偏執。恐懼只會束縛手腳,我們應該開始實際行動。"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危險的權力"為題,刊發社論認為,習近平大權獨攬,無論對全世界還是對中國自身都不是好事。

"在中國,幼童就已經開始被引導接近中共的世界觀。這對於歐洲人來說實在太恐怖。在中共的戰略家眼裡,沒有什麼比'效率'更為重要。現在,中共治理下的中國正在有效運轉。而反對的聲音則會耗費寶貴的時間,辯論更會冗長費時。相比之下,還是'服從'更為高效。"

"歐洲,尤其是德國,現在正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後者已經成為了歐洲企業的重要增長引擎。不論是氣候保護,還是全球化,沒有任何一個問題可以在沒有中國幫助的情況下解決。但是,為了能夠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正面的角色,中國也需要自由討論、自由批評的空間。這符合中國的自身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接受了大量中國投資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M. Bicanski

維也納出版的奧地利《新聞報》以"喪失原則的西方讓中國受益"為題,刊發社論指出,中國正在展現出對全球的權力野心,但是歐洲卻從一開始就陷入被勒索的地位。

"儘管習近平強調,他不追求全球霸權。但是,單單憑借中國在全球大舉投資的策略,北京就不可避免地會擴張其影響力。歐洲必須應對這一局面。但是,和中國相反,歐洲人幾乎沒有遠見。自封的人權捍衛者現在正在出賣自己的價值觀。比如受益於中國投資的希臘,今年6月就阻止歐盟通過一份譴責中國打壓異議人士的聲明。面對北京在香港的壓制行徑,曾經的殖民宗主國英國則視而不見,倫敦現在正在拉攏新的經濟夥伴。要是歐洲從中國展現野心的一開始就那麼容易被勒索,幾年後,又會成為什麼樣子呢?"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與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