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恐怖主義的根源

2003年3月5日

正在印度訪問的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與印度議會議員和知識分子討論了國際恐怖主義的根源。勞認為,民族個性和宗教與文化傳統是重要的,但不應該被絕對化。

勞在印度南方安得來邦與當地政府首腦合影圖片來源: AP

綠黨外交事務國務部長米勒提出的論點,至少受到了左翼人士的歡迎。她表示,全球化也有負面影響,助長了恐怖主義。她說:「我認為,貧困和社會動蕩是原教旨主義和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

「印度特快」主編古普塔強烈駁斥了米勒的觀點。他指出,克什米爾地區以外的印度穆斯林就從未支持過恐怖主義。因為印度是民主國家,可以借助另外的渠道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說:

「我對襲擊紐約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多數劫機者來自沙烏地不感到特別驚訝。這些人並非全球化或貧困的受害者,也不是原則上反西方的人士。沙烏地人只是對本國政權不滿而已。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改變現政狀。他們沒有選舉權,他們將美國人和西方人視為沙烏地腐敗政權的保護傘。」

因此,持續性的民主化進程是反對恐怖主義的最佳方案。印度雖然對全球化懷有不少懷疑和抵制情緒,但支持者也不乏其人。香港及上海駐印度銀行總會負責人建議,將全球化視為一個發展的契機,全球化不僅為印度的投資領域,也能夠為當地居民帶來不少好處,比如先進技術等等。她認為,全球化不可能導致認同感危機出現。他說:

「全球化不會導致不同文化間的衝突。我所在的公司,其員工均來自不同的國家。我上班時一直穿印度民族服裝沙麗,從來沒有因此遇到過任何麻煩。」

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也強調了保持民族個性的重要。他說:「我認為,原教旨主義的傾向是對信仰無把握的結果。因此,我建議展開一場關於寬容和隨意性之間關係的討論。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曾經說過,無形的霧不會彼此相遇。也就是說,不同文化間對話的前提是各種文化必須具備自己的特點。但無論從世界觀,宗教還是意識形態角度看,這一特點都不應該被絕對化。」

但鴻堡基金會負責人福呂瓦爾德提醒說,不同文化間的對話和交流並不是對抗恐怖主義的唯一靈丹妙藥。9.11恐怖襲擊的主犯之一穆罕默德.阿塔就曾長期在德國大學學習過。但思想上的交流仍然有重要意義,德國總統的印度之行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