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機場印象
2003年2月9日上午9:20上海浦東機場起飛,經北京出境,過烏蘭巴托,莫斯科,明斯克,華沙,維也納,薩爾茨堡,當地時間下午5:30終於抵達慕尼黑。一路飛來感覺越飛越亮堂,機場辦完入境手續後,在慕尼黑毫無暮沉打算的敞亮天光裡打電話給家裡報平安,得知南京已近晚上12:00。
慕尼黑機場落地後,趁著飛機向航站樓滑行,努力望向窗外能看得到的跑道,建築,設施以期求證一些對歐洲的印象,結果感覺和國內機場的並無二致,也就不了了之。
通向出關通道的電動扶梯上方的標語牌用幾國文字向旅客表示了歡迎的意思,一眼看出其中也有漢語,於是竟真的被德國人民的友好感動了一下。
三個出關通道,兩個明確標出辦理的身份類型,歐盟或非歐盟;中間一個沒有任何標誌,模棱兩可,所以沒幾個人排隊。一邊隨隊向前移動,一邊琢磨正在為兩條長隊辦手續的穿著統一制服的德國官員的神情。看著兩人嚴肅認真的樣子,一時竟恍惚起來,彷彿自己是一個反法西斯戰士,至少一個抵抗運動人士,即將走過德國鬼子的關卡,會被查出什麼問題,開始有點沒底。
好在中間通道的官員較親和,象地下黨,臉上始終保持著大男孩的純真笑容,剛剛辦理完自己面前寥如晨星幾個旅客,正無聊,於是快步向其走去。「地下黨」接過護照後首先問是講英語還是德語,用英語回答說漢語講得較好。「地下黨」顯然理解了我的幽默,以高昂的革命熱情學起了漢語,短短的幾分鐘內掌握了「你好」,「再見」的發音要領。七搭八搭,正經問題沒來得及問幾個,就蓋好章讓我入關了。鬆了口氣,好像終於用英勇戰士的機智戰勝了鬼子一般。
一出機場行李房,就看見門前柵欄上高掛著一張寫了我名字的白紙,因為只此一張,所以非常醒目。朋友本來要從斯圖加特開車來接,臨時有事來不了,就把這活兒交給他在慕尼黑留學的朋友小翁。小翁在機場就為我買好了去斯圖加特的火車票,於是我們乘坐機場到市區的地鐵,向慕尼黑火車站進發。
說是地鐵,其實除了機場和市區在地下,其它時間都在地面狂奔。機場距市區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足足要走40多分鐘。列車一路開過去,看著窗外的景緻,我還是沒有找到身臨歐洲的感覺,好像還在行駛在南京到上海的路上。
慕尼黑火車站象個其大無比的廠房,沒有候車室,火車直接開進站房,人們就在站房裡的月台上等候上車。儘管如此,秩序卻井然,這在國內不敢想像。
火車都是子彈頭流線型高速列車,車廂寬敞整潔,非常舒適。全玻璃自動門將車門和列車聯結處較容易產生混亂和噪聲的地方與乘坐處隔開。每節車廂座位總數不多,以保證每一個座位都寬大舒服;車廂中部還辟出大片地方設置了供人們掛衣物的類似衣櫥的裝置。不由得贊嘆車廂設計者為乘者所想的的一片苦心。
老早聽說歐洲人被中國人好吐口痰的毛病搞得苦不堪言,有些旅館飯店甚至不得不貼出「不準吐痰」的字條,而且只有中文一種文字,使我們一些自認為素質很高的同胞很沒面子,一邊對歐洲人的這種做法進行譴責,說這是對中國人的歧視;另一方面恨不得把愛吐痰的中國人的嘴巴都給縫起來。在飛機上和火車上,我發現德國人擤鼻涕的落落大方,是完全可以和中國人吐痰相媲美的,只要產生了此需求,不管你在幹什麼,哪怕正在用餐,也會抽出張紙巾按住其產生鼻涕的巨大的器官,給你來個如雷貫耳。火車上我旁邊的一位老兄,一路走來就是如此,聲若裂帛,驚心動魄,而且定期發作,聯綿不斷。
列車在慕尼黑到斯圖加特200多公里的鐵路上以140公里的速度飛馳,而歐洲也就開始在我面前漸漸展現出她的風貌來。
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田野,我驚嘆德國人怎麼能把每一寸土地都「搗侈」得如此整潔。不僅每一片田塊都精心整理過,象公園的草坪,就連每一處荒草都好像經過精心的整飾。沿途房屋不多,比較集中,而且一般都選擇景色優美的地方,不像滬寧線兩邊,房屋多而且雜亂無章,東一榔頭西一棒。每一處小樓,哪怕只是象蘇南農民的小樓般簡單,也都要帶一個小院子,種花種草,尤其是進屋的門廊,花枝招展,再擺兩把躺椅,實在有味道。
沿途經過奧格斯堡(Augsburg)和烏爾姆(Ulm)兩座城市,感覺歐洲的城市都不大,火車進城出城都乾淨利索,不像國內,只要是一個值得火車停靠的城市,總歸會先鋪陳半天,然後再洋洋灑灑地走上半天,沒完沒了。
當烏爾姆巨大的帶尖頂的教堂展現在我眼前時,我一時有點犯迷糊,感覺不真實---因為這樣的景緻我只是在圖片和電視裡見過。火車抵達目的地,朋友開著賓士C200來接我,在斯圖加特起伏曲直的道路上向他的寓所進發,道路兩旁濃密的樹林向後飛逝,偶而一輛燈火通明的雙節有軌電車轟轟隆隆地駛過。我想,我確實是在歐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