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憂唱衰中國,北京對外國經濟學家冷臉

2014年2月18日

中共宣傳部向媒體下達指示,關於中國經濟的訪談節目時,盡量邀請國內證券和銀行的經濟人士,而中國央行向外資銀行披露訊息時也變得小心,這些都為了規避外資銀行的經濟學家唱衰中國經濟。

China Weltwirtschaftsforum Zhu Min IMF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自去年開始,中國銀監會就銀行業發展的會議,減少邀請外資銀行參加閉門會議的次數。據兩位和銀監會有工作關係的中國經濟學家表示,目前這類會議只對極少數銀監會信任的外資銀行人士開放。另外中國央行和銀監部門在向外資銀行披露訊息時也變得小心起來。與此同時中國官員對外資銀行的研究報告更為謹慎,並且疏遠國際銀行的經濟分析師。專家認為中國政府在經濟問題上面臨著更大的壓力,一些官員傾向於相信外資銀行與外國政府之間有著密切關係的陰謀論,擔憂他們將央行和監管機構會議上的訊息傳給外國政府。

《南華早報》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媒體人士曝料,稱中共中央宣傳部向主要官媒下達指令,要求他們在在邀請經濟學者談論中國經濟時,謹慎對待可能提到中國經濟騰飛過後將遇到的問題和挑戰等話題。雖然沒有一份正式下達的經濟學者黑名單或白名單,但宣傳部門鼓勵媒體邀請國內證券和銀行的經濟師。而外資銀行和證券機構的經濟學家開始遭到冷遇。

據路透社2月14日報導,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將出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與內部提拔幹部不同,馬駿將成為中國央行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外聘人才之一。馬駿曾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8年,任經濟學家和高級經濟學家,2000年加入德意志銀行。中國媒體《北京青年報》在報導該消息時,稱馬駿在對中國經濟走勢的判斷上絕對是一個"樂觀派",預計2014年中國GDP增長8.6%,大大高於市場平均預期。

《南華早報》在報導中稱馬駿任職獲得央行行長周小川的支持,該報也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馬駿的提名很快引來了央行內部和其他政府機構的反對聲音。這其中包括中共中央組織部。至少一名反對任命馬駿的官員提醒其他央行官員,稱前蘇聯曾任命一位傾向美國資本主義的經濟學家,為該國就貨幣政策提供意見。此事據稱推動了蘇聯在90年代初的解體。

中國人民銀行圖片來源: AP/V. Thian

"下一波可能被清理的就是外資銀行分析師"

中國官媒《參考消息》1月17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月14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顯示,中國的財政狀況比官方數據顯示的更糟糕。報告指出,中央政府最大的挑戰是制定更好的制度來管理和監控地方政府借貸,以防止附加風險累積,確保重要的社會和基礎設施支出有充足的資金。其他挑戰包括減少地方政府對賣地還債的依賴。中國國家發改委2013年12月曾表示,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總體在可控制範圍內。

2013年3月,中國媒體"財經網"刊發國際知名投行機構野村證券的報告,稱中國正顯現出金融危機前的特徵。該機構的經濟學家張智威和陳家瑤表示中國經濟正在顯現"槓桿化快速升高、潛在增速下滑、房價上升"等警示訊號,預計市場風險的惡化,將會造成貧富差距的擴大。其後該機構多次看衰中國經濟。

類似IMF和野村證券等經濟學家的分析與判斷常常與中國官方在經濟上的信心,或與中國官方經濟學者的判斷不同。未知中國官方近期一系列針對外資銀行、證券機構的經濟學家的舉動是否與此有關?

網路活躍人士、時政評論人Alan Huang對此在推特上發表評論:"當中國的危機從政治層面向經濟層面擴散,可以預見,繼外媒記者遭到驅逐之後,下一波要遭到清理的應該就是外資銀行的分析師。反正只要天朝一有家醜,第一個反應就是把外人轟出去。審查和自我審查的壓力也將在經濟新聞領域集中體現,反正相同的手法再來一遍,屆時分析師也得參加政治學習班。"

野村證券專家預測中國經濟的風險訊號,包括房價上升等.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Robert Harding World Imagery

"海外背景經濟學家遇冷應是階段性的輿論控制"

中國知名經濟學者、前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部長趙曉向德國之聲表示,同其它領域相比較,中國在經濟方面相對開放,言論的尺度遠超政治、社會公共話題等,如果媒體人員對《南華早報》曝料屬實,海外經濟學家遇冷應該是宣傳部門階段性的輿論控制:"大概政府希望目前正面看中國經濟的消息多一點,特別不要形成海外投行的經濟學家集體看空中國經濟的局面,不要形成不利的訊息報導局面,應該不會是趨勢性而是一段時間的。也不會是全面性的。"

趙曉認為,無論是海外機構還是中國本土的經濟學家,既有唱空中國經濟、也有也有唱多中國經濟的不同觀點相繼出台,只要這些經濟學者不違反職業操守而得出中國經濟的預判,中國政府都不應以背景作出假設,更應該去意識形態化:"有一些人有海外背景,但他能夠忠於職守,能夠客觀發聲就可以了,至於他有何背景,其實並不重要。他們的預判,最終會由實踐來檢驗。"

作者:吳雨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