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應對中俄:德國擴大與日本軍事合作

Rosalia Romaniec
2025年8月21日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本周訪問了日本,討論安全合作與如何面對中國的問題。柏林希望與東京共同承擔更多責任——無論是在外交、經濟還是軍事上。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與日本首相石破茂
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東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會晤(2025年8月18日)圖片來源: Shuji Kajiyama/AP Photo/Anadolu Agency/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當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在日本橫須賀軍事基地的軍艦前談論中國的強勢地位時,他知道這樣的畫面會在哪裡受到特別的審視。在中國,人們沒有忘記二戰期間的德日聯盟。當瓦德富爾此前一天提到中國在地區的「咄咄逼人」的行為時,北京做出惱怒回應,警告「不要挑起衝突、加劇緊張局勢」。

瓦德富爾沒有緩和口氣。「無論是在歐洲還是世界任何地方,都不能允許以武力改變邊界,」他的訪日期間說。在台灣問題上,這是一個明確的訊號。

國號「中華民國」的台灣雖然從未正式宣佈獨立,但實際上獨立治理。北京方面表示不排除使用軍事手段實現「國家統一」。

德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即只有一個中國,其政府設在北京)。德國與台灣雖然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在經濟、文化和科研領域開展合作。

德國外長在橫須賀基地的軍艦前回答記者提問圖片來源: Thomas Imo/AA/IMAGO

德國要承擔更多責任

在歐洲為烏克蘭的未來而鬥爭的當下,向北京發出清晰的訊息至關重要——德國基民盟(CDU)議員尤爾根‧哈特(Jürgen Hardt)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強調道。這位議員是德國外交部長此次出訪的代表團成員。「我們經常詢問中國政府代表是否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他們總是說不支持。但我們堅信事實並非如此,」 他說,因此與中國坦率溝通是正確的。

在橫須賀基地也有德國軍隊駐扎,作為多國軍事行動的一部分,負責監督聯合國安理會對北韓海上制裁的執行和協調。美國、法國、英國和其他國家也參與其中。「德國希望承擔更多責任,」瓦德富爾在東京重申,因為「制度性競爭在我們關係中佔據著越來越大的空間。」

學習日本經驗 減少對華依賴

德國外長稱日本是德國在亞洲的「首要合作夥伴」。「我們認為有必要共同承擔更多安全政策方面的責任,」瓦德富爾解釋說,他還表示這是維護經濟利益。

十餘位德國經濟界代表隨同瓦德富爾訪問日本。「我們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應對對原材料和稀土的依賴?」總部位於斯圖加特的汽車零件供應商馬勒集團(Mahle)首席執行官阿恩德‧弗朗茨(Arnd Franz)問道。他指出供應商屈指可數:「中國在其中佔據著主導地位,並且正在利用這一點。」 弗朗茨的公司每年生產800萬台電動機。「日本憑借其風險管理能力,在這方面準備得更充分,我們正在學習日本的經驗,」弗朗茨說。

為何更多德企從中國向日本轉移?

歐洲能否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02:4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事實是,日本在減少對中國戰略依賴的目標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日本僅從中國進口60%的稀土。而德國則從中國進口了90%的稀土。中國在全球稀土產量中所佔的份額高達90%。

日本支持烏克蘭,中國挺俄羅斯

柏林將日本視為如此重要的全球合作夥伴,也源於日本對烏克蘭的團結態度。東京迄今已向烏克蘭提供了120億歐元的援助,並在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對莫斯科實施了制裁。

而按照瓦德富爾的說法,北京則在支持「俄羅斯的戰爭機器」。他說德國「也將捍衛該地區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他指的也包括台灣海峽,全球海上貿易的一條動脈貫穿這條海峽。對於德國和日本這樣的貿易大國來說,台灣海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德國外交部長警告說:「台灣海峽局勢的任何升級都會對全球安全和經濟造成嚴重後果。」

駐東京使館的新武官

德國與日本在安全問題上的密切合作可以追溯到兩國於2021年簽署的情報保護協議。自此以後,兩國情報部門一直在交換情報。德國軍艦不定期訪問日本港口,以及德國的「颱風」戰鬥機(Eurofighter)部署在日本軍事基地,都加強了德國在印太地區的存在。這些訪問通常是在聯合軍事演習的框架下進行的。

德國海軍巴登符騰堡護衛艦2024年8月訪問東京圖片來源: Kyodo/picture alliance

兩國國防工業也希望加強合作。「德國和日本目前在國防上的投入都提高了很多,這其中存在潛力,」基民盟政治家哈特告訴德國之聲。「儘管兩國企業有時是競爭對手——比如最近澳洲订购了日本而非德國的軍艦,但很快我們就會有更多合作。」

最近,德國最大的軍工企業萊茵金屬公司開始測試幾輛將為日本客戶製造的無人駕駛地面戰車。此外,一家日本公司目前正在為「金牛座」巡航導彈研發火箭推進裝置。此外,德國駐東京大使館最近來了一位新的國防技術武官,他負責的專門領域是軍備和採購。

不要重蹈歐洲的覆轍

在東南亞,人們現在正密切關注歐洲的一舉一動。許多人擔心,烏克蘭停火的談判結果若不佳,可能會促使北京對台灣或在南海採取更加強硬的行動。

「鑑於烏克蘭的情況,我們不得不重新評估歐洲的安全局勢,」尤爾根‧哈特說道。當時,德國政界人士對東歐等國發出的有關俄羅斯可能發動襲擊的警告並未給予足夠重視。「我們不應該犯同樣的錯誤,」這位聯邦議院議員說道。

結束在日本訪問後,德國外交部長飛往雅加達。在印度尼西亞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他的任務是探索新的銷售市場和潛在的合作機會。這也是德國去風險戰略的一部分,而這一戰略對柏林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