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應該徹底取消現金交易嗎?

Andreas Becker2015年5月20日

又有人提出了這種說法:許多高級別的經濟學家要求取消現金。誰最能從中受益?這一切又和金融危機有什麼關係呢?

Symbolbild Haushalt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人酷愛現金。德國央行最近開展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在這裡的商店中,仍然有超過一半(53%)的銷售額是用現金支付的。餐館的現金交易率為70%。在咖啡館、酒吧、小吃和快餐店裡,現金交易率甚至達到了94%。

所以說,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格夫(Kenneth Rogoff)關於徹底取消現金的建議應該不會被德國人所接受--儘管羅格夫認為取消現金能夠幫助打擊犯罪。他向德國《商報》(Handelsbaltt)表示:"現金的匿名性總是被諸多非法交易或逃稅行為所利用。"

德國央行董事會主席提勒(Carl-Ludwig Thiele)認為這樣的說法無法令人信服。他於今年年初在一次專業會議上指出:"我認為,即便取消了現金,人們也會找到規避的辦法……要想有效的抑制影子經濟,靠取消現金可不行。有組織的犯罪團伙沒有歐元現金也能運作。它可能會改用其它的貨幣、稀有金屬或天然貨幣。"

提勒認為,就算取消那些200歐元、500歐元一張的大額鈔票也沒有多大用處。"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放棄發行大額紙鈔的國家--比如說美國,在減少犯罪活動上有什麼顯著的成績。"

不過,告別現金其實並不是什麼新提法。5年前,一個由許多瑞典銀行家參與的小組就曾為此搖旗助威。在過去的幾年中,包括前任美國財政部長,如今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薩默斯(Larry Summers)以及羅格夫本人都支持取消現金。

"時代錯誤"還是"固有自由"

他們在德國方面的支持者包括符茲堡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博芬格(Peter Bofinger),後者也是德國聯邦政府的經濟事務顧問。他向德國《明鏡周刊》表示:"在當今的科技環境下,硬幣和紙鈔確實已經是一種時代錯誤。"

符茲堡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博芬格(Peter Bofinger)圖片來源: dapd

德國弗萊堡大學的經濟學教授菲爾德(Lars Feld)也是聯邦政府經濟事務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但他反駁了同行的說法。菲爾德向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表示,"博芬格顯然忽略了這一建議在憲法政策上的性質。"他強調:現金是一種"固有的自由",允許公民擺脫國家的掌控。

許多國家都已經為現金支付設立了法定的最高上限:義大利的付現最高額度為1000歐元,法國也即將推出類似措施。希臘的這一額度則為500歐元。它們的理由是:打擊恐怖主義和偷稅漏稅。隱私保護者對此提出批評,呼籲警惕"玻璃公民"的出現。它們指出,反而是政府行為其實應該變得更透明。

引發目前討論的主要原因其實是--歐洲央行和美國推出的貨幣寬松政策。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羅格夫指出,如果人們能通過持有現金躲避政策衝擊。"那央行就無法將匯率降至比0還低很多的水準,雖然這樣做對重振疲軟的經濟很有意義。"

更高的懲罰性利率

瑞士央行(SNB)組織了羅格夫和其他人周一(5月18日)參與的關於取消現金的討論,也並非偶然。因為瑞士扮演了負利率領域的先鋒角色,該國目前的指導利率已經跌至-0.75%的水準。

瑞士扮演了負利率領域的先鋒角色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erg

那些不願意把資金放貸給企業或個人,寧願把資金安穩放在央行的商業銀行必須承擔這種懲罰性利率。歐洲央行目前也推出了呈負數的懲罰性利率,但該行目前-0.2%的利率還是比瑞士低了一些。

現在的問題就是,那些商業銀行會不會把懲罰性利率轉嫁給客戶。到目前為止,受此影響的只是幾家銀行機構包括投資基金和企業在內的,活期帳面資金超過50萬歐元的大客戶。據稱,普通儲戶不會受到影響。

有報導稱,目前已經有多家瑞士養老基金為了避免支付懲罰性利率,想出了把現金從銀行提出,放在保險櫃裡的主意。但是,據說銀行拒絕了它們的提現要求。

"央行已經黔驢技窮"

"看上去好像還需要一個證據證明各國政府和央行在應對債務危機的時候已經黔驢技窮。這個證據已經出現了:公開呼籲禁止現金交易。"企業顧問施特爾特(Daniel Stelter )在他的部落格裡做出了上述表態。

施特爾特認為:"認為只要把利率降到一定的負數領域,就能促進投資的想法其實非常天真。企業投資項目的標準是它能否創造利潤,而不是說因為有人送錢給它們。"他指出,懲罰性利率和強迫放貸會提高"導致錯誤投資和資本市場泡沫的風險,只會讓下一個危機變得更糟糕。"

在歐盟範圍內,歐元是法定支付貨幣。取消它需要修改一系列的法律。就連羅格夫也認為,這一過程將"持續很長時間"。在德國選民熱愛現金的情況下,能否找到政界人物支持這一想法還是個問題。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